CGCS2020 |【第三天回顾】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全国第十七届学术大会

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全国第十七届学术大会于2020年9月23日在线上盛大开幕。本次大会由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上海市抗癌协会、上海市抗癌协会妇科肿瘤委员会主办,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协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妇科肿瘤专家与学者齐聚线上,大咖云集,精华荟萃,为妇瘤同仁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

9月25日,大会正会正式开幕并举办了主席论坛。

在开幕式上,大会荣誉主席、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院长郭小毛教授首先致欢迎辞。

随后大会主席、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小华教授致欢迎辞。吴教授回顾了CGCS的历史、2020年主要工作,并强调了CGCS的使命与愿景。

随后,大会发布《卵巢癌患者关爱手册》及《中国卵巢癌靶向去化疗临床现状与认知》白皮书。

01 主席论坛

来自美国Memorial Sloan-Kettering癌症中心的Nadeem R.Abu-Rustum博士带来了以“前哨淋巴结(SLN)定位的方法超越白光和肉眼观察”为主题的演讲。Nadeem R.Abu-Rustum教授详细地介绍了前哨淋巴结在子宫内膜癌诊断、治疗中应用。他表示:SLN算法的帮助下,子宫内膜癌手术精准性越来越高。未来SLN算法的应用会越来越多。

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的黄荷凤院士以“遗传性肿瘤综合征生育力保存和PGT”为题进行了演讲。演讲论述了遗传性肿瘤综合征的基因筛查重要性。她推荐了保存生育力的办法,并讨论了PGT的意义。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马丁院士以“宫颈癌筛查精准分流”为主题进行了演讲。马丁院士首先回顾了宫颈癌筛查方法,并对比了国内外宫颈癌筛查的现状。随后,马院士结合2019  ASCCP 指南,对宫颈癌的筛查提出建议。最后,马丁院士强调使用HPV整合精准筛查技术可以指导宫颈癌精准分流管理。

来自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谢幸教授以“卵巢癌初次手术:除了R0,还能做什么”为题进行了演讲。他强调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术是晚期卵巢癌初始治疗的基石,R0手术是最重要的预后因素。初次手术R0的实现,除了手术医师的技术外,还与病人的耐受、肿瘤生物学的有关。想要实现R0可以考虑MDT改进手术技术,多学科手术团队配合或用新辅助化疗。

来自Charles University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的David Cibula医学博士以“ 盆腔廓清术及超越妇科肿瘤的一些处理“为主题进行了演讲。David Cibula博士分析了妇瘤手术情况对预后的影响。并论述了盆腔廓清术一般应用于放疗后局部复发的患者,不建议对未经放疗的患者进行盆腔廓清术。

02 妇科肿瘤专科医生培训论坛

9月25日下午,会议进入妇科肿瘤专科医生培训论坛的议程。吴小华教授作为开幕嘉宾,针对中国妇瘤专科医生培养制度和认证制度的建立进行了精彩发言。会议还邀请到欧洲、美国、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的妇瘤领域专家,分享他们的妇科肿瘤专科医生培训经验。

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吴小华教授以“与世界接轨——培养中国妇瘤科专科医师”为主题进行了演讲。吴教授讨论了妇瘤专科医生在妇瘤诊疗上的显著优势,并介绍了中国妇瘤科医生的现状。他指出,亟需建立中国妇瘤科医生培养计划和认证制度。

来自Charles University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的David Cibula医学博士以“欧洲妇科肿瘤医生培训与认证”为题进行了演讲。演讲分享了欧洲妇科肿瘤专科医生培训机构和专科医生认证的资质标准。随后,Cibulabo医学博士分享了妇科肿瘤专科医生培训的手术数量、质控、考试等要求。

来自Mount Sinai的Chuang Linus介绍了美国妇科肿瘤医生专业培训的现状。随后,Chuang Linus分享了美国妇科肿瘤医生培训内容、认证审查流程,并讲述了自己的妇瘤专科培训经验。

来自Niigata大学的Takayuki教授首先分析了中日医生培养制度的差别,并回顾了日本妇科肿瘤学会的历史。随后,教授阐述了目前日本妇科肿瘤医生的培训路径及认证的要求。最后,Takayuki教授还分享了日本妇瘤医生专科培训机构的标准。

来自Ulsan大学的Yong Man Kim博士以韩国妇科肿瘤医师培训为主题进行了演讲。Yong Man Kim博士首先介绍了韩国的医师培训制度。随后针对韩国妇瘤医师的教育内容、评估制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来自台湾台东马偕纪念医院的王功亮教授介绍了台湾的妇科肿瘤专科医师培训制度的详情。他回顾了台湾妇科肿瘤专科医师培训制度的建立、发展历史以及现状。

来自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颜婉嫦教授以“如何培养一名妇科肿瘤医生”为题进行演讲。演讲阐述了香港妇瘤专科医生的培训现状。她指出,妇瘤专科医生完成培训后可以充分掌握妇瘤的诊断与评估、病例、营养和重症监护、疼痛处理和临终关怀、放疗、并发症的处理等领域的知识。

03 大会特邀报告

来自Centre Léon Bérard的Isabelle教授对卵巢癌的一线维持治疗进行了总结。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她提出PARPi一线维持治疗的获益人群从BARC扩展到HRD及HRD阴性的患者。随后,Isabelle教授分析了不同治疗方案的患者获益情况,并推荐通过HRD检测帮助精准选择维持治疗方案。

来自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医学院的Mansoor Raza教授以“复发性卵巢癌:建立新的标准“为题进行了演讲。Mansoor教授就卵巢癌的预后、治疗方案进行了回顾,并强调了PARPi在卵巢癌维持治疗中的作用。

Lauraine教授结合临床试验详细讲解了贝伐单抗在晚期卵巢癌中的应用,并肯定了贝伐单抗联合治疗的疗效。

04 CSCG Best Oral

在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十七届学术大会CSCG Best Oral分论坛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温灏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安菊生教授、北京协和医院的陈君宇博士、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王超、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戴梦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冯征教授以及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的张晓红教授针对妇科肿瘤领域用药、预测模型、遗传等方面的新进展进行了口头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