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全国第十七届学术大会于2020年9月23日在线上盛大开幕。本次大会由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上海市抗癌协会、上海市抗癌协会妇科肿瘤委员会主办,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协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妇科肿瘤专家与学者齐聚线上,大咖云集,精华荟萃,为妇瘤同仁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
9月23日,大会开启第一天议程。
01 妇科肿瘤免疫学院
随着基础研究的发展,肿瘤免疫治疗的发展突飞猛进。尤其是PD-1/PD-L1通路发现以后,肿瘤免疫治疗开启了新纪元。
妇科肿瘤免疫学院院长、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吴小华教授致辞。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陈刚教授回顾了近年免疫治疗的发展,就目前的临床免疫治疗面临的单药疗效、联合治疗方案疗效及不良反应管控问题进行了阐述。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陈雅卿教授以“卵巢癌免疫治疗现状与进展”为题,系统分析了卵巢癌免疫治疗的机制与可能性,并且对比分析了不同免疫治疗方案的疗效。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周琦教授在会议上讨论了宫颈癌免疫治疗现状与进展。她指出复发/转移宫颈癌治疗是难点,免疫治疗联合化疗、靶向药、免疫、抗血管生成靶向药治疗能够提高抗癌疗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林仲秋教授以“子宫内膜癌的免疫现状与进展”为题进行了精彩演讲。他结合NCCN最新指南详细讲解了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对推测预后、指导治疗的意义。林教授还讨论了不同子宫内膜癌免疫治疗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并指出联合用药是主流选择。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的向阳教授以“滋养细胞肿瘤免疫治疗的基础及临床治疗”为题进行演讲,他指出滋养细胞肿瘤的治疗目的完全治愈,难治性的滋养细胞肿瘤需要采取补救性治疗。向教授根据滋养细胞肿瘤的特性,详细讲解了补救性化疗、手术、免疫治疗的选择时机及疗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的王汉萍教授讨论了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管理。她针对免疫治疗的肺毒性、心脏毒性、血液毒性、皮肤毒性等不良反应的鉴别诊治、预后进行详细阐述,并结合指南给出具体建议。
02 PARPi大讲堂
PARPi的临床应用为卵巢癌的维持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吴小华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刘继红教授在会议上致开场词。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林仲秋教授在以“治愈之光:新诊断晚期卵巢癌的新希望”为题进行了演讲。演讲围绕“一线维持治疗是卵巢癌患者长期生存的关键”进行阐述,列举了临床研究结果,肯定了PARPi作为卵巢癌一线维持治疗的意义。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的尹如铁教授对以“超越BRCA: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的获益新证”为题进行了演讲。尹教授详细论述了 PARPi与铂敏感状态的关系,并强调铂敏感状态可以作为PARPi的适应证。
湖南省肿瘤医院的王静教授从PARPi未来临床应用的方向进行了演讲。她分析了目前PARPi的临床研究及疗效,并畅聊PARPi未来的发展方向。
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温灏教授从PARPi在卵巢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角度讲述了PARPi的作用机制,并指出筛选PARPi获益人群的生物标志物指标。
北京肿瘤医院的郑虹教授基于真实病例,论述PARPi在卵巢癌患者中的获益。
03 CGCS 2020年会科普专场
妇科肿瘤防治任重道远,科普必不可少。CGCS会议开设科普专场,为广大医生同仁、患者及家属、普通大众带来权威、科学的妇科肿瘤防治知识。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李雨聪教授针对HPV及HPV疫苗的常见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她认为HPV疫苗的普及还需要继续努力,健康教育也不容忽视。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的李凌教授以“宫颈癌的早期筛查与诊断”为题进行演讲。他结合宫颈癌防控现状与指南,阐述宫颈癌的初筛方法及方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李琎教授以“宫颈癌的保留生育功能手术”为题,讨论了宫颈癌保育手术的手术范围、适应人群、难点、治疗效果、安全性及并发症。李教授强调,考虑进行宫颈保育手术的患者一定要严格选择。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李宁教授以卵巢癌“去化疗”为主题进行演讲。他首先强调了化疗对卵巢癌治疗的重要性。随后,根据“卵巢癌去化疗治疗”的研究讨论了PARPi的获益人群及疗效。
来自云南省肿瘤医院的李政教授针对“晚期卵巢癌先手术还是先化疗?”进行探讨。李政教授回顾了卵巢癌诊治现状以及卵巢癌减灭术的目标。随后,分析了卵巢癌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
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张翔教授进行了“妇科放疗不良反应的处理及预防”的讲演。张教授讨论了放疗不良反应的预防、处理以及放疗期间的营养管理的基本原则,并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宋坤教授带来“子宫内膜癌会遗传吗?”的精彩演讲。妇科肿瘤的遗传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他指出,Lynch综合征患者的癌症发病率显著增高。最后,宋教授为Lynch综合征患者提供了生活方式、饮食上的建议。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的李清丽教授针对“卵巢癌会遗传吗?”进行了讲演。李清丽教授分析了遗传性肿瘤的特征,并推荐卵巢癌的筛查手段及适应证。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附属医院的陈刚教授带来了“妇瘤新杀器之免疫治疗”的讲演。陈教授分析了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他认为肿瘤免疫治疗是目前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可以肿瘤免疫治疗联合其他治疗有望达到长期控制肿瘤的目标。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卢淮武教授带来了“维持治疗——卵巢癌全程管理的新规范”。卢教授首先分析了卵巢癌的治疗现状。随后,卢教授汇总讨论了卵巢癌维持治疗的临床探索,并推荐了维持治疗的适应证。最后,卢教授还强调基因检测的重要性。
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陈小军教授针对“PARP抑制剂常见不良反应的管理”进行探讨。他分别阐述了PARPi导致的不良反应,并提供了相应的处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