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 向临床深处去,向整合处而行——第30期CACA前沿播观后感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李雪


  在我们日常的科研中,能看到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同学常常在精密的实验技术与宏大的科学问题之间感到迷茫。直到全程聆听了CACA前沿播关于“口服甲钴胺预防严重手足综合征”的报告,樊代明院士所倡导的整合医学理念,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为我们“量体裁衣”,指明了一条清晰而坚定的路径。


  我们往往倾向于追逐最前沿、最“高深”的分子机制,却容易忽略科研最本真的源头。这项研究为我上了深刻的一课:最好的科研选题,就藏在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里。报告清晰地展示了,尽管卡培他滨能显著改善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但高达半数患者会因严重的手足综合征(HFS)而痛苦不堪,甚至被迫减量或停药,直接影响生存希望。这个临床的矛盾它告诉我,不必好高骛远,静下心来,从临床中发现的“真问题”。整合医学首先教会我的,是科研的“眼光”与“情怀”。


  研究没有停留在HFS的皮肤症状,而是向神经生物学纵深,揭示了“小纤维神经病变”这一核心机制。这让我明白,思考必须有深度,要敢于并善于对一个现象追根溯源。作为新手,在实验中不应满足于“是什么”,更要探索“为什么”。乳腺外科医生发现了问题,临床研究方法学专家设计了严谨的随机对照实验,众多顶尖的肿瘤内科、流行病学专家共同点评把舵。它将外科学、肿瘤内科学、神经药理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知识“整合”于一处。这彻底让我明白现代科研的本质是协同,是团队作战。


  整合医学的“整合”,不仅是技术的整合,更是技术与人文的整合。这项研究的终极目标,不是发表一篇高分论文,而是“让患者活得更好、更久”。通过一个简单、安全、廉价的口服甲钴胺,守护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保障了高效化疗的顺利完成,最终捍卫了他们的生命权益。


  这为我再次点明合了科研的价值底色:我们的工作,终点永远是“人”。这份始于临床痛苦、终于患者福祉的研究,让我看到了有温度、有担当的科学应该是什么样子。它提醒我,未来的科研设计,必须将“保人”作为核心考量。带着整合的思维,从细微处入手,向纵深处思考,朝协同处努力,争取为肿瘤防治事业贡献自己一份坚实而微小的力量。这条路,因整合而清晰,也因整合而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