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肿瘤整合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 鱼静敏
2025年10月30日,CACA前沿播对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中心龚畅教授团队发表于《The BMJ》的关于“口服甲钴胺预防严重手足综合征”的研究进行了解读,其深层价值在于为樊代明院士所倡导的整合医学理念提供了一个精妙的临床实证。樊院士深刻指出,现代医学分科过细,犹如将人视为“一台由无数零件构成的机器”,而整合医学的使命,正是要将这些被分割的“零件”重新聚合为“一个完整的生命”。这项研究恰恰体现了这种“聚合”:它并非一项孤立的药理学发现,而是将整体观、整合观与医学观三者融会贯通的生动实践。它启示我们,肿瘤治疗不应是肿瘤内科医生对癌细胞的“单线战争”,而必须是药学、皮肤科、护理学乃至营养学等多学科知识的整体整合,其目标不仅是缩小肿瘤,更是为了保护作为一个完整生命体的患者,使其有尊严、有质量地完成治疗全程。
樊代明院士强调,整合医学是“未来医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其核心在于“还器官于病人,还症状于疾病,让临床医生围着病人转,而不是病人围着医生转”。口服甲钴胺这一看似微小的干预,正是这一哲学思想的落地——它将关注的焦点从孤立的“手足综合征”这一症状,重新锚定于“正在接受抗肿瘤治疗的完整的人”。通过预防性用药,主动维护了患者的手足功能,保障了其生活自理能力与社交尊严,这便是“还器官于病人”的深刻体现。这标志着我们的临床思维从“等待问题、分解问题”的还原论,向“预见问题、系统应对”的整合论进行范式转型,正是在肿瘤支持治疗领域对“防-筛-诊-治-康”全程整合链条最坚实的一环加固。
更进一步而言,这一研究为我们响应樊院士提出的“整合医学走向世界”的号召提供了绝佳载体。我们要向世界展示的,不仅是一个有效的药物方案,更是一种独特的、以人为本的 “中国式解题思路” :其核心在于打破学科壁垒以凝聚诊疗合力,融合技术手段以优化健康产出,这正是整合医学所追求的“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崇高境界。
最终,这项研究的最大启示在于,它印证了整合医学是引领肿瘤学从“以疾病为中心”的生物学科技,迈向“以生命为中心”的人文医学艺术的必然路径。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未来的每一次医疗进步,都可能源于这种将全局视野、微观实证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的整合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