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 秦妮平
在浩瀚的自然界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一种原始而磅礴的力量——自然力。它可以是席卷一切的海啸,是摧枯拉朽的风暴,是润物无声的春雨,也是推动万物生长的阳光。这些力量,看似矛盾,实则构成了一个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破坏与重建,消亡与新生,在此间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这种宏大的自然法则,同时也在我们的身体内上演。不仅自然界存在自然力人体也存在自然力。樊代明院士将其精辟地总结为七种“人体自然力”:自主生成力、自相耦合力、自由代谢力、自发修复力、自控平衡力、自我保护力、精神统控力。
这七力并非各自为政,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生命支持系统。自主生成力是生命从无到有、依循基因蓝图自我构建的原始力量,是秩序的源头。自相耦合力是生命作为协同网络的智慧体现,人体绝非零件的堆叠,而是一个高度协同的网络,而肿瘤治疗中的许多副作用,正是因粗暴干预破坏了这种精密的“耦合”。自由代谢力是生命与环境的能量对话,维持着体内江河的清澈与流动。自发修复力是身体内置的“医生”,于无声处完成创伤的愈合与更新。自控平衡力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智慧。自我保护力像是警觉的哨兵与防线,此力分为有形与无形。有形者,为免疫系统这支“免疫雄师”;无形者,为趋利避害的本能、疼痛的预警信号。现代医学有时过度干预,反而麻痹了这些宝贵的“哨兵”。精神统控力是系统的总指挥与灵魂。这七大“自然力”,共同构成了人体抵御疾病、实现康复的 “生命之根”与“健康之壤”。
基于对这一“人体自然”的深刻理解,肿瘤治疗的哲学必然需要一场从“征服”到“共生”的升华。樊院士提出的从“抗瘤”、“控瘤”到“扶生” 的路径,正是这一思想的实践蓝图。 “抗瘤”是“战争模式”。它以彻底消灭肿瘤为唯一目标,不惜一切代价。其结果往往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甚至加速了“自然力”的崩溃。其哲学是“征服”。
“控瘤”、是“管理模式”。它承认肿瘤的复杂性,接受“带瘤生存”的可能。目标是通过各种手段将肿瘤变成一个可控的“慢性病”。其哲学是“平衡”。
扶生”是 “生态复兴模式”。“扶”,是扶助、扶植。对象不再是“病”,而是“人”,是人体内在的七大“自然力”。“生”,是生命、生机。“扶生”的目标是让生命本身的力量重新焕发,让身体的“西北大地”重现“万方来朝,英雄折腰”的勃勃生机。
如果说,“抗瘤”是调用自然力去打一场硬仗,“控瘤”是依靠自然力来维护一份脆弱的和平,那么 “扶生”便是培育自然力本身,去创造一个强大、坚韧且充满活力的生命系统。 它的终极目标,并非仅仅是“没有癌症”,而是让人 “拥有健康”——一种即使与疾病共存,依然能蓬勃绽放的生命状态。
从自然界的风暴到人体内的免疫风暴,从雷霆万钧的“抗瘤”,到充满智慧的“控瘤”,再到润物无声的“扶生”,这是一条从对抗到理解,从征服到共存,并帮助自然力生长的医学哲学升华之路。真正的疗愈,是重新唤醒并扶持我们身体里那份与生俱来的、如山川河流般强大而宁静的自然力。 这是医学的终极归宿,也是生命最深刻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