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 | 星火汇聚成曙光:一场大会与我的成长

消化系肿瘤整合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  李晶

  手指在键盘上停顿了许久,千头万绪竟不知从何说起。当最后一位嘉宾的身影消失在会场门口,当喧嚣的人声归于寂静,我才真切地意识到,这场从八月盛夏便开始酝酿、占据了我们整个身心近百个日日夜夜的2025CACA西北整合肿瘤学大会,真的圆满落下了帷幕。此刻,心中没有想象中的狂喜,反倒被一种厚重的、温暖的宁静所充满,像一位送走了所有宾客的主人,在满地狼藉中回味着方才的觥筹交错,疲惫,却心满意足。

  回望这段旅程,起点是那份尚停留在纸面上的策划案。八月的阳光炙热而明亮,正如我们当时的热情。我们像一群虔诚的筑梦师,从一砖一瓦开始搭建。我记得那些为了一份精准的会议日程,我们团队围坐在一起,字斟句酌,仿佛在雕琢一件艺术品;我记得为了确认一位关键专家的行程,反复沟通的邮件和通话记录几乎能集成一本小册子;我更记得,在深夜的办公室里,只有键盘敲击声和偶尔为某个创意迸发而起的讨论,陪伴着窗外的星光。那时,我们眼前是冰冷的电脑屏幕和繁杂的待办清单,但心中燃烧的,是对“整合”这一理念的信念之火——我们相信,我们正在做的,是一件能够连接东西、融合古今、为肿瘤学领域带来一丝新风的、有意义的事。

  当十月金秋来临,八方宾朋如期而至,我们的“梦”终于照进了现实。筹备期的独角戏与小组唱,瞬间汇成了一曲波澜壮阔的交响乐。我站在会场后方,看着座无虚席的礼堂,听着台上智者真知灼见的分享,那种奇妙的成就感难以言喻。我的角色,从一个构建者,转变为一个守护者与观察者。我的目光不再仅仅聚焦于流程表是否按时推进,更被许多动人的瞬间所吸引:我看到临床医生与基础科研者在走廊上因为一个案例而驻足,展开热烈讨论,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迸溅;我看到参会者们时而凝神静听,时而奋笔疾书,眼神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这些画面,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能证明我们所有努力的价值。我们搭建的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个思想可以自由碰撞、知识可以无缝流动的“场”。那些我们曾经纠结过的座椅摆放角度、茶歇的时长、甚至是会场温度的设定,都是为了成就这些宝贵的瞬间。原来,所有极致的幕后工作,其最高境界,正是让台前的人完全忘记幕后的存在,得以全身心地沉浸于学术的盛宴之中。

  当然,这两天并非一帆风顺的坦途。作为工作人员,我们像高度警觉的哨兵,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嘉宾航班延误、话筒接触不好……每一个问题都是一次临场考验。正是在这紧张的压力下,我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我们不需要过多的言语,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能心领神会,携手扑灭一处又一处“险情”。当危机化解,会议顺畅如初地进行下去时,我们相视一笑,那种并肩作战带来的默契与信任,是这段旅程赐予我最宝贵的礼物之一。

  如今,曲终人散,一切归于平静。我收拾着物料,整理着文件,仿佛在为一场盛大的梦境收拾残局。但我知道,有些东西已经永远地改变了。于我而言,这次大会不再仅仅是一项工作任务,它是一次淬炼,一次成长。它让我深刻理解到,“整合”的精髓不仅在于学术的融合,更在于人心的凝聚、在于琐碎与宏大的统一。我们每个人,都像一颗不起眼的齿轮,唯有严丝合缝、精准协同,才能驱动整台机器发出时代的强音。

  感谢大会给予我这样的平台,感谢所有专家前辈的智慧奉献,你们让我看到了学术的峰峦与胸怀的广阔。更要感谢我亲爱的战友们,我们曾一起见过深夜的城市,也一起分享了问题解决后的击掌欢呼。

  2025CACA西北整合肿瘤学大会的帷幕已缓缓闭合,但它在我心中点燃的火种,将长明不熄。它照亮了过去一百天我们走过的路,也必将照亮我未来前行路上的山与海。新征程,愿我们都能带着这份光,继续奔赴下一场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