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李雪
作为一名青年工作者,我过去对“肿瘤治疗”的认知,几乎完全被手术、放疗、化疗、靶向和免疫这些“硬核”手段所占据。营养支持,在我的潜意识里,一直是一个温和的“辅助角色”,是为保障主力治疗顺利进行的“后勤工作”。然而,这场CACA前沿播关于肿瘤营养的专题,让我深刻理解到:营养,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一线治疗。
石汉平教授团队展示的数据,对我而言是颠覆性的,甚至可以说是“触目惊心”的。首先是发病率之高:营养不良80%,恶液质37%。这意味着,我们面对的绝大多数肿瘤患者,都在同时与两种疾病作斗争:一个是癌症本身,另一个就是营养不良。这绝非“辅助问题”,而是席卷患者群体的“主流流行病”。99.6%的人对蛋白质认知不足,仅35%的医务人员知识及格。这组数据像一记警钟,敲在了我们所有人的心上。它暴露了当前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中的一个巨大盲区。如果我们自己都知识匮乏、误区重重,又如何能指导患者打好营养这场至关重要的战役。这些数据让我意识到,忽视营养,就等于在战斗开始前,先让我们的患者解除了武装。营养不良不仅是结果,更是导致治疗耐受性下降、疗效打折、生存期缩短的原因。
更让我感到兴奋的是肿瘤营养学已经发展成一门极为精深的精准科学。“血脂悖论”(甘油三酯对肥胖患者有保护作用)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成为首要危害因素,这些发现完全刷新了我从《生物化学》课本中学到的传统知识。它告诉我,肿瘤患者的代谢是“疯狂”且独特的,必须用全新的视角去审视。INSCOC恶液质标准、机器学习识别模型,这些工具将原本模糊的“营养不良”概念,变成了可量化、可预测、可分级的客观指标。这为我们未来进行临床研究和大数据分析提供了坚实的框架。
对我而言,这场讲座是一次认知的“升维”。它让我清晰地看到,在对抗肿瘤的战场上,我们青年一代未来可以大有作为的方向,绝不仅限于实验室里的基础研究。而是深刻认识到营养也是一线治疗,推动营养的规范筛查、参与构建“无饿病房”、向每一位患者普及营养知识、甚至投身于营养与免疫交叉领域的深入研究,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奉献热情的未来方向。
感谢这次前沿播,它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未来的医学,必然是“整合”的医学。打好营养这一仗,我们就已经赢得了抗癌战役的一半先机。而我们,将是最早被这门学科系统武装起来的一代,有责任、也有能力去践行“营养是一线治疗”的理念,真正为患者实现从“活得长”到“活得好”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