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之 | 第29期CACA前沿播HIO肿瘤营养专题观后感:以营养为基,行整合之道

消化系肿瘤整合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 李延之

  作为一名医学研究生,我有幸置身于这场超过780万人次观看的CACA前沿播HIO肿瘤营养专题会议。本次会议中我感受到的不仅是中国肿瘤营养学界的前沿,更是一场整合医学思想的深刻洗礼,权威的文章解读、点评和高瞻的樊代明院士总结,将营养治疗提升至整合医学的战略高度,重塑了我对肿瘤治疗中“营养”角色的认知--它不再是辅助支持,而是贯穿全程的基石,是践行“整合医学”、实现“从抗癌到保人”战略转变的关键路径。

  一、 指南引领:确立营养治疗的“一线”地位,夯实“保人”之基

  石汉平教授对《CACA肿瘤相关营养不良治疗指南》的深入解读,首先为我廓清了一个关键认知:营养治疗不是辅助支持,而是与手术、放化疗同等重要的基础性、一线治疗,是肿瘤患者所必需的。这一根本定位的转变,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前提。指南中提出的“五级阶梯营养治疗”方案及清晰的过渡原则,为临床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实践路径,尤其适合在我国各级医院推广。这也是将营养这一核心要素,系统地整合进肿瘤诊疗的全过程,为实现“既用药物治疗,又要营养保人”的整合医学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 免疫营养:从“吃饱”到“吃巧”,践行“控瘤”之智

  崔久嵬教授讲解的《免疫营养在癌症患者中的应用:现状与未来展望》这篇综述,让我学习到了营养治疗的进阶方向。以ω-3 PUFAs、谷氨酰胺等为代表的免疫营养素,它们作为营养治疗中精准治疗的代表,通过调节代谢、减轻炎症、增强免疫等作用,甚至直接参与到抗肿瘤中,展现了“食物既是药物”的智慧。这标志着肿瘤营养的角色,不仅仅是维持体重的生存支持,更是主动改善机体内部环境、助力肿瘤控制的治疗手段。这也是多种治疗手段协同之“合”的生动体现,让营养成为整合治疗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积极组成部分。

  三、 精准评估:揭示营养与预后的内在关

  许红霞教授讲解的《三头肌皮褶厚度-白蛋白指数预测多器官恶性肿瘤总生存期-一项多中心队列研究》这篇文章,从评估层面提供了有力的循证依据。TA指数这一复合指标,巧妙地将体脂储备与炎症状态整合在一起,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其预测预后的能力,有力地证实了“患者预后不佳,常与营养状况恶化密切相关”这一临床观察。这项研究让我学习到,早期识别营养风险并积极干预,是改善患者长期生存、实现“保人”这一最终目标的重要前提。

  四、感悟:在整合医学指引下,完成从抗癌到保人的认知跃迁

  立足国情的整合:樊院士强调的中美欧“三足鼎立”中的中国指南,是基于中国人种、环境与致癌因素的独特性,是我们所必须有的自己的指南。CACA指南的推行,正是中国自信的体现,是“合”于本国实情的。

  医治与养的整合:会议中提到的“超过半数肿瘤患者未能接受规范营养治疗”的现状,深刻揭示了以前“重治轻养”的弊端。“药物治疗与营养治疗并重”的理念,是整合医学的一部分,缺失了营养这一基石,再先进的抗肿瘤治疗也难以发挥最大效能。

  治疗目标的整合:这最终导向了从“抗癌”到“控瘤”,再到“保人”的认知跃迁。追求“饿死癌细胞”的激进策略是适得其反的,而通过合理的营养治疗维持机体稳态,追求与肿瘤的长期共存,是一种更富智慧且充满人文关怀的治疗哲学。

  本次CACA前沿播于我而言,是一次学术与思想的双重赋能。它让我清晰地认识到,肿瘤营养治疗是整合医学理念落地的关键环节。作为一名医学生,我不仅要掌握对抗疾病的技术,更要领悟“控瘤”的智慧与“保人”的艺术。我将带着对整合医学的领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努力成为一名推动整合、真正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整合型医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