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立伟 | 观CACA前沿播第29期:迈向整合医学时代的肿瘤营养革命,对樊代明院士整合医学思想的深层叩问

消化系肿瘤整合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 任立伟

  在参与本次肿瘤营养专题前沿播后,我深刻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场学术报告,更是一场对现代医学范式的哲学反思与实践重构。樊代明院士所倡导的整合医学,正在通过“肿瘤营养”这一具体领域,完成从理论宣言到临床革命的跨越。

  “降维与分化是医学发展的力量,但升维与整合是医学发展的方向。”石汉平教授揭示的“中国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80%而治疗率仅31%”的数据,正是医学过度分化导致的认知断裂,营养问题在“专科细划”的视野中被边缘化,成为“无人认领的荒原”。整合医学主张 “整体大于局部之和” ,将营养提升为“一线治疗”,正是对“头痛医头”碎片化医疗的彻底扬弃。

  整合医学强调 “从实际出发,反向求索”。许红霞教授团队开发的指数——用“三头肌皮褶厚度+白蛋白”这一朴素指标实现对预后的精准预测,恰是对宣言中“参数只对个体自己而言,变量则因人因地因时而异”的生动诠释。当现代医学沉迷于基因测序、分子分型等“高维参数”时,整合医学却从基层医疗需求出发,以 “简”驭“繁” ,实现了对真实医疗场景的回归。

  樊院士提出的 “询证医学” 理念,在崔久嵬教授的免疫营养研究中得到充分体现。当研究发现特定营养素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代谢通路与免疫微环境形成治疗协同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证据”,更是 “证据-经验-结局” 的三元整合。这完全契合宣言中对“医学与自然科学不同”的深刻认知,医学需要 “正反双向思维,形成闭环研究模式”。

  樊院士提出的 “抗癌-控瘤-复生” 三手理论,在营养领域找到了最佳注脚:抗癌:营养与手术、放化疗协同,增强治疗效果;控瘤:通过代谢调节、炎症控制,改变肿瘤微环境;复生:维持体重、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带瘤生存”。这正体现了宣言中 “既要针对天敌而作为,更要调动人体自然力” 的“道法自然”思想。曹泽毅部长分享的“晚期卵巢癌患者存活11年”的案例,正是“复生保人”理念的鲜活见证。

  当樊院士强调“不应盲目崇拜顶刊,而要发出中国声音”时,他践行的是宣言中 “中西医整合发展” 的文化自信。HIO期刊发表的肿瘤营养指南,不仅提供了技术方案,更传递了“防筛诊治康”全周期管理的整合理念。这是对西方“以药为中心”医疗模式的超越,展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智慧。

  整合医学的思想内核指出:“医学不是纯粹的科学,而是真、善、美的有机整合。”肿瘤营养治疗恰恰体现了这一特质:真:基于8万余例队列研究的科学证据;善:通过“无饿医院”建设体现的人文关怀;美:“防-控-扶”协同的艺术平衡。

  本次前沿播让我深刻认识到,整合医学不是简单的多学科会诊,而是医学范式的根本转变。从整合医学思想的宏大叙事,到肿瘤营养的具体实践,我们正在见证一场从 “治病”到“治人” 的医学革命。

  正如樊代明院士所言:“一切为了面对更加真实的生命和疾病。”当我们将营养从“辅助支持”提升为“一线治疗”,我们不仅在技术上进步,更在哲学上回归,回归到医学“减轻人类痛苦”的初心。这或许就是整合医学最深刻的意义:在分化的时代寻找整合,在技术的浪潮中坚守人文,在专业的纵深里回归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