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8日,“CACA整合‘药学+临床’全程管理专项——肿瘤用药安全护航工程全程个案管理案例征集(肺癌专场北区展演)”在西安圆满落幕。本次会议作为北区竞技的最终舞台,成功展现了该区域在肺癌全程管理领域的最高水平。与会专家与各医院团队围绕肿瘤用药安全、全程管理路径优化等核心议题,通过一系列顶尖案例的深度交锋与思辨,共同确立了肺癌“药学+临床”协同管理的示范标杆,其经验与模式将为后续全国范围的推广提供关键依据。
现场照片
开幕致辞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杨帆教授在开场致辞中指出,肿瘤全程管理是连接标准化诊疗与个性化照护的核心桥梁,能够有效提升医疗资源配置效率与患者治疗体验。个案管理师作为这一体系的关键协调者,其专业能力直接决定了全程管理的质量与深度,需得到专业化培养,最终实现医疗服务的整体化、人性化与高效化。
杨帆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褚倩教授在开场致辞中指出,肺癌的全程管理对于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与治疗效果具有双重意义。将管理关口前移、并持续延伸至出院后的随访、康复与心理支持阶段,不仅显著减轻了患者的身心负担,也为实现肺癌的慢病化管理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褚倩教授
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雷杰教授在开场致辞中指出,多学科协作是肺癌全程管理得以有效落地的核心保障。打破内科、外科、放疗科、病理、护理及营养支持等多部门壁垒,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整合式医疗团队,能够确保诊疗决策的科学性与治疗环节的连贯性,为患者提供从诊断到康复的整体解决方案。
雷杰教授
解放军总医院胡毅教授在开场致辞中指出,肺癌全程管理的深化需要临床实践与体系建设的双轮驱动。在明确各阶段管理重点与规范路径的基础上,应着力构建标准化的质控体系与长效人才培养机制。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强化院内外衔接,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获得同质化、高品质的连续照护。
胡毅教授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赵宁先生在开场致辞中指出,推动肿瘤全程管理的发展需要产学研各界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共同探索以患者健康结局为中心的全程管理新模式。通过汇聚多方智慧与资源,着力攻克管理实践中的关键瓶颈,助力构建更加科学、规范且可持续的医疗服务体系。
赵宁先生
前沿分享,启迪思维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薛艳峰教授的主持下,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赵敏教授聚焦ADC药物血液学毒性管理现状,系统梳理了以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为代表的常见不良事件谱系及其发生机制。随着ADC药物临床应用日益广泛,未来需建立贯穿治疗全程的规范化监测体系、推进分级干预策略落地;同时进一步探索精准风险预测模型,优化临床管理路径,助力患者实现更长生存获益。
赵敏教授
薛艳峰教授
全程个案管理案例展演
该环节由河南省肿瘤医院王启鸣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梁婧教授、雷杰教授、赵敏教授、河南省肿瘤医院吴红波教授依次主持。
主持嘉宾
中日友好医院杨萌教授、陕西省人民医院李东辉教授、薛艳峰教授、山东泰安市中心医院李刚教授、陕西省肿瘤医院郭亚焕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梁璇教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武洁教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姬颖华教授、河南省人民医院雷小莉教授共同组成权威专家评审团,以多学科视角对参评案例进行专业点评与指导,确保评选过程的学术性与公正性。
评审嘉宾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团队以一例肺鳞癌脑转移患者为例,展现了全程管理中智能与人文的深度融合。个案管理师通过建立个人档案、定制康复计划,实现了院内外管理的连续性。此外在治疗中,团队通过提前干预胃肠道及血栓风险,及时处理免疫相关性甲减等多维度支持手段,显著提升了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团队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团队以一例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全程管理实践展现了以个案管理师为核心的全周期闭环管理模式。在患者入院48小时内即完成全面评估并启动个性化方案,通过四次跨学科会诊精准把握诊疗节点,实现了从院内穿刺、手术到化疗的无缝衔接。同时,依托院外随访群实现8小时内响应咨询及持续指标监测,确保了治疗过程的连贯性。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团队
陕西省肿瘤医院团队展示了一例ALK阳性肺癌患者通过TKI新辅助治疗实现病理学完全缓解的全程管理实践。个案管理师收案后全面评估患者身心状况,协调戒烟门诊与家属体检,并在治疗期间动态监测不良反应。术前开展预康复指导,并在术后48小时内完成功能与伤口评估,出院后按3、6、12个月规范随访,确保治疗连续性。
陕西省肿瘤医院团队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团队分享了一例肺腺癌患者的全程管理实践,展现了以多学科协作为核心、精准管控不良反应为特色的管理模式。诊疗过程中,MDT团队根据疗效动态调整治疗方案,并通过全周期规范随访体系,结合定期影像学复查与指标监测,实现对病情进展的早期识别与及时干预,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精准治疗理念。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团队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团队以“新辅助+手术+辅助”作为一例Ⅲ期肺鳞癌患者的整体治疗框架,在此过程中,个案管理师充分发挥枢纽作用,协调营养科评估干预低蛋白血症、心理团队用音乐疗法疏导情绪、专科护士指导呼吸训练缓解胸腔积液、药学团队监测用药。通过建立规范化的随访体系,团队实现了对患者不良反应的精准监测与及时干预。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团队
见证成长,激励前行
随后,案例评选结果揭晓,经评委会严格审核,最终评选出六大特色奖项,包括突破团队奖、创新团队奖、卓越团队奖、实践团队奖、风采团队奖以及人气团队奖。
案例评选结果
会议总结
会议最后,杨帆教授和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姚煜教授在总结致辞中指出,本次会议不仅展现了肺癌个案管理的丰硕成果,更体现了“药学+临床”深度融合的实践价值。各医疗团队的系统性成果展示充分体现了全程管理正在从理念走向落地,从单一诊疗向全周期照护转变,为构建标准化、规范化的肿瘤用药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期待未来能将实践经验推广至全国,共同推动我国肿瘤防治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会议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