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通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社区的“最后一公里”,让肿瘤及慢病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业医疗指导,2025年9月17日,十堰市太和医院肿瘤科组织8名医护人员走进艳湖社区,开展“科学养护,健康相伴”全国科普月主题健康服务活动,20余名社区患者通过“讲座+实操+一对一指导”的形式,获得精准化、个性化的健康支持。此次活动既是科室延伸医疗服务链条的具体实践,更彰显了三甲医院主动下沉基层、服务群众健康的责任担当。
活动现场,肿瘤科胡楠率先以“肿瘤患者营养管理”为主题展开讲解,结合肿瘤治疗不同阶段的身体机能特点与营养需求,围绕蛋白补充、膳食纤维搭配、饮食忌口误区等关键问题,通过真实案例拆解、通俗语言解读的方式,帮助患者理解科学饮食对术后恢复、免疫力提升的重要性,还根据每位患者的病情与身体状况,现场定制个性化饮食建议。
肿瘤科医生徐瑞军聚焦肿瘤患者常见的呼吸功能下降问题,开展呼吸功能锻炼操专项指导。他通过“动作示范+实时纠错”的方式,详细讲解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动作的发力技巧,指导患者掌握正确锻炼方法,帮助患者通过规律练习改善肺功能,缓解治疗后出现的呼吸不适症状。练习结束后,医护团队向患者发放了肿瘤科精心编制的《肿瘤患者居家康复健康教育手册》,手册涵盖营养管理、康复锻炼、用药指导、心理调节等全维度养护知识,为患者居家康复实用、便捷的“随身健康指南”。
肿瘤科医生柴晶晶及康复科医生朱小虎带领团队深入社区病房,开展一对一用药指导与查房服务。柴医生逐一核对用药剂量、频次,叮嘱服药时间及不良反应观察要点,同时查看患者近期身体状况;朱医生指导患者具体康复事宜,并为每位患者建立社区健康随访档案,实现“医院治疗—社区康复—居家养护”的无缝衔接。
“以前总担心出院后用药、饮食抓不准,现在医生直接到社区指导,还能随时咨询,心里踏实多了!”参与活动的肿瘤术后患者王大叔感慨道。太和医院肿瘤科此次社区健康服务活动,不仅精准解决了患者居家康复中的实际困惑与需求,更通过建立常态化社区医疗服务机制,有效缓解了基层患者“看病远、咨询难”的问题,为构建“医院-社区-家庭”三级肿瘤康复管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太和医院肿瘤科将持续深化社区医疗服务,通过定期健康讲座、实操指导、查房随访等形式,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惠及更多基层患者。
稿源:恩施州抗癌协会
校对:程 静
审核:王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