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0日由辽宁省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承办的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整合护理专委会月度病例讨论会(第二十期)在线上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以“护理有道从‘肠’计议”为主题,聚焦肠癌患者放射性损伤的护理难点,汇聚临床专家与护理骨干,为全国肿瘤护理同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领导致辞锚定方向,凝聚共识
会议由辽宁省肿瘤医院于淼护士长主持。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整合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泠教授率先致辞,强调放射性直肠损伤是直肠癌综合治疗后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护理团队在症状管理、营养支持及心理疏导中扮演关键角色。她期待与会者通过病例剖析与经验分享,推动大肠癌整合护理的规范化与精准化发展。
精彩报告聚焦实践,破解难题
会议围绕放射性直肠损伤的临床护理展开深度研讨。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整合护理专委会委员辽宁省肿瘤医院王红梅护士长从临床表现、发病机制、放射性肠损伤风险因素等方面进行讲解,以《一例肠癌术后放疗后发生严重放射性直肠损伤患者的个案护理》为题详细分享了护理团队从病情评估、症状干预到并发症预防的全流程护理方案,重点展示个体化护理路径在减轻患者痛苦、改善预后的实效。营养治疗是放射性肠损伤综合治疗中的关键组成部分,贯穿放射治疗以及放射性肠损伤治疗的整个过程。
中华护理学会营养专科护士辽宁省肿瘤医院胃外科张丹结合该病例,以《一例回肠造口还纳术后放疗出现严重放射性直肠损伤患者的营养管理》为题,聚集准确地评估营养状况、把握营养治疗干预时机以及选择合理的营养通路等难点问题,从全程营养管理、营养风险筛查、营养管理教育随访等方面深度剖析放射性直肠损失患者的临床营养护理。辽宁省肿瘤医院临床营养科李心蕙教授以《菌群移植在放射性直肠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为主题,深入浅出地讲授了菌群移植在调节肠道微生态、修复辐射损伤中的潜在价值,为营养支持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从营养管理角度补充,强调个体化营养支持在修复肠道黏膜、提升患者耐受性中的核心作用,为多学科协作护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专家论道碰撞智慧,共促提升
在专家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就“放射性直肠损伤的预防策略”“菌群移植临床应用规范”等热点问题展开热烈交流,结合临床实践提出建设性意见。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整合护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肿瘤医院护理部主任李辉教授在总结中指出,本次会议通过典型病例与前沿技术的结合,不仅提升了护理团队对放射性损伤的认知水平,更推动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整合护理模式落地。她呼吁广大护理同仁持续关注肠道健康,以循证护理驱动专业发展。本次会议吸引了全国数百名肿瘤护理同仁在线参与,成为护理同仁学术交流的纽带。作为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整合护理专委会的专题活动,月度病例讨论会持续聚焦临床痛点,促进护理经验共享与能力提升,为推动我国大肠癌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