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 任昱蒙
有幸在线观看了2025中匈抗癌峰会的全程直播,这场汇聚了中匈两国顶级肿瘤学权威的思想盛宴,不仅让我领略了前沿的医学智慧,更让我深切感受到在全球性健康挑战面前,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迸发出的合作与希望之光。
峰会最打动我的,是其展现出的宏大格局与开放视野。癌症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而此次峰会正是“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的完美践行。中国与匈牙利,虽远隔万里,却因共同的目标而紧密携手。中国抗癌协会(CACA)、匈牙利抗癌协会(HLAC)与世界整合肿瘤学会(WAIO)的强强联合,象征着全球抗癌力量正在从分散走向聚合。这让我坚信,在关乎人类生存与健康的重大议题上,唯有打破壁垒、共享智慧、协同攻关,才能加速攻克癌症的进程。
本次峰会的主题内容,清晰地指明了未来肿瘤学发展的两大方向:1. “整合诊治”的深化:樊代明院士阐述的肿瘤整合诊治模式,超越了传统的、单一的治疗思路,强调从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到康复的全程、全方位管理。这不仅是技术的整合,更是理念的升华,真正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人文关怀。它告诉我们,对抗癌症,需要的是多兵种联合作战,而非单打独斗。2. “人工智能(AI)”的革命性力量:林哲安教授关于AI与多学科治疗(MDT)的演讲,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未来医疗的图景。AI不再是遥远的概念,它正深度融入影像识别、病理分析、药物研发、治疗方案优化等每一个环节,极大提升了诊疗的精准度和效率。AI赋能下的MDT,能让全球的专家智慧突破地域限制,为每一位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决策支持。科技与医学的深度融合,正在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
峰会并未一味追逐高精尖的治疗技术,而是给予了筛查和流行病学极大的关注。陈可欣教授和Tamás Mátrai教授分别从中匈两国的角度,剖析了乳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与筛查现状。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抗癌之战的前线其实在“预防”和“早诊”。投入资源完善公共卫生筛查体系,普及健康知识,提高民众早筛意识,其社会价值和生命效益远胜于晚期癌症的巨额治疗花费。这是一种更具智慧、更经济、也更人性化的战略重心前移。
观看完此次峰会,我心中的感受不仅是振奋,更有一份沉重的希望。振奋于全球顶尖科学家们的卓越贡献与无私分享,希望于人类在对抗癌症的漫长战役中正一步步赢得主动。我们要树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积极参与并重视癌症早期筛查,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在社会上应积极支持和宣传科学的防癌抗癌知识,消除对癌症的恐惧与污名化,为患者创造一个更加支持性的环境。
因此,我期待看到中匈乃至全球在抗癌领域的合作结出更多硕果,期待更多创新技术能尽快从实验室走向临床,惠及普通患者。最后,感谢主办方搭建如此高水平的交流平台,让我们这些观众得以窥见肿瘤学发展的最前沿。期待中匈两国以及全球范围内的抗癌合作能结出更多硕果,期待“天下无癌”的那一天能因今天的每一次交流、每一次合作而更早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