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6日,由中国抗癌协会非小细胞肺癌专委会主办、上海市肺科医院承办的肺癌规范化诊疗系列活动“名院参访”在上海隆重举办。来自全国的肿瘤科、放疗科、病理科等多学科专家学者云集一堂,以肺癌诊疗的学科高质量建设为根基,以临床规范化实践为核心,以前沿技术进展为导向,展开深层次、全方位的研讨与交流,为我国肺癌诊疗领域高质量发展搭建起高水平对话平台。
对于晚期肺癌患者来说,中国创新企业也不断探索,患者生存突破5年已成为可能,以卡瑞利珠单抗为代表的国产PD-1抑制剂使近1/3中国晚期肺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获益,甚至达到临床治愈。
会议现场
全体合影
开场致辞
会议伊始,上海市肺科医院陈昶院长致辞表示,肺癌是我国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居前列的恶性肿瘤,临床与科研的深度融合、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并进,是构建高水平肺癌诊疗体系的关键所在。期待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深化跨区域、多学科合作,推动全国肺癌诊疗水平同质化提升、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
陈昶院长致辞
上海市肺科医院任胜祥教授致辞指出,肿瘤诊疗规范化不仅需要理论指引,还需要案例实践与多学科协同支撑。必须打破学科壁垒,积极推动免疫治疗、靶向治疗、放疗、手术等多元治疗手段的协同应用,实现1+1>2的疗效优势。期待今天的交流能成为凝聚共识、启迪思路的平台,共同推动肺癌诊疗事业迈上新台阶。
任胜祥教授致辞
实地探源·开放共享
上海市肺科医院吴凤英教授以“肿瘤科室建设及发展”为主题展开分享。从学科定位、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科研与临床融合等维度,详解了肿瘤科室从“规模发展”到“质量提升”的发展路径。
吴凤英教授
肿瘤内科大查房环节,任胜祥教授以典型病例为切入点,与现场专家共同展开抽丝剥茧般的病情剖析,深刻践行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治疗理念,更充分展现临床诊疗的严谨性与学科发展的前瞻性。随后,全体专家一同参观医院GCP病房与一期病房,进一步了解上海市肺科医院在诊疗服务和科研创新方面的规范流程与先进设施。
肿瘤内科大查房
多维论道·经验分享
下午的学术环节由吴凤英教授、上海市肺科医院陈晓霞教授、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李锴男教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陆意教授依次主持。四位专家分别把控病例分享、学术报告、大咖论道等核心环节,确保会议有序推进。
主持嘉宾
病例分享一,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沈梦教授聚焦ALK阳性晚期肺癌诊疗实践,结合病例特征,解读了ALK-TKI的用药选择逻辑,探讨了靶向与免疫治疗的协同应用及风险管控要点,为同类病例诊疗提供实践参考。
沈梦教授
病例分享二,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钱夏婧教授介绍了一例晚期肺癌诊疗案例,围绕局部治疗介入时机、全身联合治疗方案的选择与调整,以及后续维持治疗策略展开分享。
钱夏婧教授
病例分享三,上海市肺科医院王龚教授围绕HER2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诊疗,重点介绍了患者确诊后的多线治疗历程,并结合临床研究数据与权威指南共识,对比了不同治疗手段的应用价值。
王龚教授
病例研讨环节氛围热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肿瘤放化疗科陆意教授与王海东教授、影像科吴明杰教授、呼吸与危重症科董肖琦教授、胸外科梁高峰教授、肿瘤放化疗科陆云云教授立足自身学科优势,针对ALK-TKI排兵布阵、免疫联合治疗中的关键问题交换见解。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团队
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吴凤英教授、放疗科徐清华教授、肿瘤科倪健教授、病理科武春燕教授、胸外科陈健教授从多线治疗后的方案选择、药物的应用时机等角度深入交流,并分享各自的处理经验,进一步深化对晚期肺癌诊疗的认知。
上海市肺科医院团队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陈凯教授、放射科王希明教授、放疗科王建平教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季成教授、病理科顾冬梅教授、胸外科李畅教授、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石健教授聚焦HER2突变治疗方案、落地难点等核心问题带来多学科视角碰撞。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团队
聚焦前沿·共话未来
上海市肺科医院侯萌教授梳理驱动基因阴性晚期NSCLC五年生存的现状与困境,点明提高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是“指标”也是“目标”。卡瑞利珠单抗作为唯一公布5年OS率的国产PD-1抑制剂,显著提升中国非鳞和鳞状NSCLC患者5年生存,5年OS率分别为31.2%和27.8%,相较对照组分别提升11.9%和15.3%,使近1/3患者生存突破5年,达到临床治愈,为晚期一线NSCLC免疫治疗带来新突破。
侯萌教授
上海市肺科医院蒋涛教授聚焦“难治性肺癌治疗新策略”,提出难治性肺癌诊疗面临诊疗标准缺失、方案应答率低等挑战。进一步围绕KRAS、HER2突变及靶向耐药、脑转移等场景,结合临床实践与研究数据分享诊疗优化方向,梳理全程管理思路,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蒋涛教授
在大咖论道环节,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卞保祥教授、莆田市第一医院林国勇教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刘平莉教授、牡丹江市肿瘤医院孙丽秋教授一致认为OS与5年生存率相辅相成,二者结合既能衡量治疗疗效,又能反映患者生存期延长后的生活质量,为免疫治疗时代的诊疗决策提供双重依据。
讨论嘉宾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唐炜教授、三二〇一第一医院王娟毅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杨宁教授、湖南省肿瘤医院曾亮教授共同指出,卡瑞利珠单抗作为显著提升中国人群5年生存率的国产PD-1抑制剂,使近1/3患者生存突破5年,推动国产药物创新发展。未来需深化生物标志物研究,探索联合治疗组合方案,推动实现肺癌患者长生存目标。
讨论嘉宾
会议总结
会议最后,吴凤英教授指出本次会议通过名院参访与实战MDT的深度融合,实现了“学科建设—临床实践—前沿创新”的全链条交流。未来通过抓实规范化诊疗、强化多学科协作、推进创新突破,必将推动中国肺癌诊疗水平持续提升。
吴凤英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