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是全国科普活动的重要时节。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整合护理专业委员会,我们积极响应协会号召,围绕“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助力健康中国”的主题,在2025年9月1日至25日期间,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通过义诊、讲座、展览、咨询等多种形式,将专业的血液肿瘤护理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健康科普,走进医院、走进广场、走进群众,努力让“防大于治”的理念深入人心。
一、走近市民生活,揪出“偷走元气”的坏习惯
走出医院,走向社会,是我们开展科普的重要方向。9月12日,在副主任委员李秋环组织下,在济南泉城广场开展了题为“揪出那些‘偷走’你元气的坏习惯”的户外科普活动。通过设置咨询台、发放宣传册、现场讲解等方式,我们向市民普及了与血液健康相关的生活习惯知识,如合理膳食、避免有害物质接触、定期体检等。尽管天气炎热,仍有5名专委会成员坚守岗位,接待了50余位市民咨询。许多市民表示,原来很多日常习惯都与血液健康息息相关,今后将更加注重预防。
二、立体展示应急能力,“协同救护”展实力
9月15日,由副主任委员白燕妮主持,在西京医院展厅推出了“协同救护,应急有方”专题展览。展览通过图文展板、实物模型、现场演示等方式,系统展示了血液肿瘤患者在突发状况下的应急处理流程、家庭护理要点以及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活动现场吸引了大量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驻足观看,专委会15名成员现场答疑,覆盖受众约100人。这场展览不仅是一次科普,更是一次专业能力的集中展示,体现了我们在危急情况下的快速响应与协同处理能力。
三、千人义诊暖,“髓”缘聚同行
9月17日-9月22日期间,专委会分别在齐鲁医院和西京医院举办了规模最大的义诊活动——“髓”缘相聚与爱同行和“髓时守护,安全度关”活动,聚焦血液病患者最关心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活动。活动现场设置了多个义诊台,涵盖血液科、护理、营养、心理等多个专业方向,为前来咨询的群众提供免费检测、健康评估和个性化建议。尽管人流量大,但在16名专委会成员的有序组织下,现场秩序井然,气氛温馨。据统计,本次活动共服务群众超1000人次,不少市民专程前来咨询,场面感人。不少家属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他们对患者的日常照护有了更系统、更科学的认识,也减轻了内心的焦虑与无助。此次活动也获得了本地媒体的关注,以《今天,济南人又暖出圈!》为题进行了报道,进一步扩大了社会影响力。共有12名专委会成员及工作人员参与服务,惠及60余名听众。
通过本届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我们不仅传递了专业知识,更收获了社会的认可与信任。四场活动,累计覆盖受众超过1200人,专委会参与人数达48人次。尽管部分活动尚未获得媒体报道,但群众的口碑与反馈,已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未来,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整合护理专委会将继续秉持“整合、专业、人文”的护理理念,不断创新科普形式,拓展服务范围,将科学的健康知识带给更多需要的人。我们相信,科普不仅是知识的传播,更是生命的守护、温度的传递。在这条路上,我们将一如既往,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