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直肠癌筛查基地建设项目”浙江站启动会,圆满落幕

       为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癌症防控的战略性⽬标,国务院在《健康中国⾏动--癌症防治实施⽅案(2019-2022 年)》提出了建设癌症防控特⾊慢病管理中⼼及在基层临床机构建设早癌筛查中⼼的⾏动⽅案。2018年中国抗癌协会⼤肠癌专业委员会发布了《中国结直肠肿瘤早诊筛查策略专家共识》,为优化筛查路径提出了有益指导。


       为深化和开展结直肠癌筛查工作,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计划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符合要求的临床机构,开展 “结直肠癌早筛基地”建设。

       2020年6月2日,由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主办、诺辉健康承办的“中国结直肠癌筛查基地建设项目”启动会—浙江站以线上形式成功举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张苏展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明教授以及众多参与“结直肠癌早筛基地”建设工作的专家们出席了启动会。


(“中国结直肠癌筛查基地建设项目”启动会—浙江站

       启动会由张苏展教授致开幕辞。张教授指出,浙江省是我国肠癌最高危的地区之一,也是最早在我国开展人群筛查的地区。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郑树教授开始在嘉善和海宁开展肠癌筛查,为当地结直肠癌发病率的控制,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今年浙江省又启动了居民全省大肠癌筛查的民生工程——《浙江省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项目》,将对浙江省50-74岁的居民开展人群筛查,快速提供浙江地区肠癌筛查的人群覆盖率。

       而“结直肠癌筛查基地”建设项目的启动,将为大肠癌筛查民生工程提供很好的临床支持。我们相信,政府和临床的协作配合,能最大程度推进筛查工作的开展。


( 张苏展教授致开幕辞

       李明教授详细介绍了结直肠癌早筛基地的建设方案,方案主要包括项目目标、基地建设与管理、基地建设工作内容等。李教授介绍到,该项目的总体目标是,希望在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以及各省市牵头人的指导下,让有意愿、有能力的中心医院建设为“结直肠癌筛查基地”,同时可利⽤“医联体”分层诊疗协作,多科室协同筛查的⽴体化筛查解决⽅案,有效达到⾼危⼈群招募、专业⼈员引导、筛查概念宣讲、筛查技术普及的作⽤,发挥和培养医务⼈员在筛查事业中的责任与担当,从而提高人群结直肠癌早诊率和癌症核心防治知晓率,并最终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非常欢迎也非常感谢各位医护人员的积极参与及对项目的支持。

(李明教授介绍结直肠癌早筛基地建设方案)

       随后,会议对近50家医院进行了特殊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结直肠癌筛查建设基地”授牌仪式。线上由张苏展教授和李明教授公布医院名单,线下由早筛基地建设项目志愿者将铭牌交予医院的专家代表。


(举行授牌仪式

       授牌仪式结束后,张苏展教授对启动会做了总结。张教授指出,结直肠癌的筛查,从技术讲,它不属于高精尖的技术,而如何有效引导、组织人群进行筛查,如何登记这些筛查结果,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结直肠癌筛查建设基地”项目的开展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相信在众多医院以及众位专家的积极参与下,结直肠癌的筛查将惠及更多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