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杭城,暑气渐消,桂花的香甜已悄然弥漫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也迎来了由中国抗癌协会造口伤口整合护理专委会发起的“标准化指南推广项目——护理达人论造口”的全国研讨会。该项目旨在推动《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CACA)》中肠造口护理技术指南从理论到临床实践的转化。项目于3月份正式启动,先后完成了全国40个地区的造口护理案例分享讨论会,以及华东、华南、华西、东北、华北、华中的六场大区分享会。层层筛选的案例按照预期在2025年9月13日在美丽的杭州召开的全国研讨会上进行交流分享。项目旨在搭建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与实践的交流平台,实现造口标准化护理的广泛普及,并通过系统性的教学研讨和案例分享,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认知与实操能力,缩小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之间的护理差距。这对培养具备标准化素养的造口护理人才、降低造口并发症发生率、全面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深远的推动作用。
会议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线下参会100余人,同步在中国抗癌协会APP客户端直播,共吸引了5100余人观看。
本次会议由造口伤口整合护理专委会秘书、浙江省肿瘤医院护理部副主任蔡一波教授主持。在会议开场,蔡一波老师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核心亮点,她强调,这些案例绝非简单的经验分享,而是各地护理团队在造口护理实践中凝聚的智慧结晶与心血成果。案例内容覆盖面广、实用性强,既包含针对复杂造口并发症的创新处理方案,为临床中棘手的护理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也涵盖优化患者造口术后康复流程的标准化护理,助力规范造口护理操作、提升患者康复效率;更不乏结合人文关怀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暖心实践,让造口护理不仅停留在技术层面,更传递出对患者身心需求的关注,为造口患者术后回归正常生活注入信心。
中国抗癌协会造口伤口整合护理专委会主任委员、浙江省肿瘤医院护理部副主任谢玲女教授做开场致辞。谢主委向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护理同仁表达了最诚挚的欢迎,并向大家介绍了CACA指南,及将指南转化为临床实践的深远意义。她强调,作为中国抗癌协会旗下专注于造口伤口护理领域的专委会,将以 “推广CACA指南,基于指南促进造口护理标准化临床实践” 为己任。专委会通过 “造口护理大咖说”“护理达人论造口” 等系列主题会议,将指南标准与临床实践深度融合,切实提升全国造口护理整体水平。
随后,精彩的学术分享环节拉开序幕。会议通过临床老师案例分享+专家点评的形式展开。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丽娟
《一例造口周围坏疽性脓皮病合并旁疝患者的护理》
汕头市中心医院林洁妮
《基于关键点控制原理改良负压吸引技术在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并回缩护理中的应用》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刘全苗
《一例结肠穿孔术后切口裂开继发感染伴造口坏死患者的护理》
点评专家:北京医院陈玉果、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秦、江西省肿瘤医院万淑琴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王玉珏
《一例直肠癌合并肺栓塞患者造口周围组织感染坏死的个案护理》
山西省人民医院张玉杰
《从1到N肠造口标准化全程管理的实践与推广》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高娜
《循证导向下一例高排量回肠造口患者的护理实践与思考》
点评专家:浙大邵逸夫医院胡宏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徐秀莲、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叶新梅
浙江省肿瘤医院陈秀云
《1例回肠造口高排量伴潮湿相关性皮炎患者的循证护理实践》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佀美娟等
《一例高排量空肠造口皮肤粘膜分离伴刺激性皮炎患者的护理》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孟祥静
《一例低位直肠前切除综合征横结肠造口回缩并脱垂患者的护理》
点评专家:四川省人民医院程克林、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惠东、湖南省肿瘤医院朱小妹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管晓芳
《基于Orem自护模式一例造口处腹壁切口并发症的全程化个案护理》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周巧学
《一例大疱性类天疱疮合并回肠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炎患者的护理》
江西省肿瘤医院刘群芳
《内窥镜辅助下清创创合移动负压装置在一例造口周围脓肿难愈伤口患者中的应用护理》
点评专家: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胡海燕、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陆连芳、江苏省肿瘤医院羊丽芳
12个来自临床一线的宝贵案例,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指南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也见证了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在造口护理领域的蓬勃生机。每一个案例都凝聚了护理团队的智慧与心血,展现了我们护理人的专业、坚韧以及探求学术的炽热之心。更令人欣喜的是,各位点评专家高屋建瓴,从点到面、从理论到实践,给予了极具指导性的点评,不仅为案例本身指明了优化方向,更是为所有与会者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学术洗礼。
会议虽短,但学术无止境。最后,大会主席谢玲女进行大会总结,全体评委老师们为案分享者颁发“造口护理达人”证书,充实的学术交流画上圆满句号。
让我们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继续携手并肩,在造口护理的专业化、标准化道路上不断探索,共同推动我国造口护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供稿:中国抗癌协会造口伤口整合护理专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