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1日,在武汉举行的湖北省肝胆疾病学会第三届常务理事会上,中国抗癌协会环境肿瘤学专业委员会与湖北省肝胆疾病学会签署了《环境肿瘤防治合作框架协议》,并为“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环境肿瘤防治共建单位”授牌。此次两个学协会的深度合作将整合双方在环境因素致癌机制研究、肝胆疾病防治及公共卫生等领域的优势资源,推动湖北省肝胆肿瘤环境因素的防治工作,为全国环境肿瘤防治提供“湖北模式”。
湖北省肝胆疾病学会(Hubei Hepatobiliary Diseases Society, HHDS)成立于2015年6月,是经湖北省民政厅核准登记的全省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业务主管单位为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挂靠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肝胆疾病研究院。学会以肝胆疾病诊疗为核心,整合器官移植、感染病学、急诊医学等多学科资源,形成“临床-基础-转化”一体化研究体系。学会年均举办珞珈移植医学高峰论坛等大型学术会议,吸引千余名专家参与,推动前沿技术如背驮式肝移植、天然高分子生物肝应用的临床转化。主导“万人肝病大筛查”“肝胆相照·重症护航”等惠民工程,累计为3万余名群众提供免费筛查,并深入基层开展技术帮扶,获国家卫健委“323”攻坚行动表彰依托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牵头单位)3300张床位及国家卫健委移植医学重点实验室,学会会长叶啟发教授团队在肝移植技术、环境致癌物与肝癌机制研究领域国际领先,发表SCI论文700余篇,获湖北省科技一等奖等20余项奖项。
湖北省作为我国肝癌高发省份,其发病呈现显著的“地域-环境-疾病”聚集性特征。研究发现,湖北省肝癌高发与“水污染(微囊藻毒素)+霉变粮食(黄曲霉毒素)+乙肝病毒”的三重暴露密切相关,环境因素贡献率高达70%以上。共建单位采用“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工作小组-管理办公室”四级架构,由叶啟发教授担任共建负责人,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作为牵头单位,联动全省1245家医疗机构(含208家市级医院)和122个疾控中心,形成覆盖省-市-县-乡的防控网络。平台将重点建设:(1)环境肿瘤临床大数据库:整合HIS、LIS等医院信息系统与高发区环境监测数据,实现多源信息互联互通;(2)分子诊断与干预技术平台:利用中南医院现有流式细胞仪、宏基因检测设备,开展AFB1-白蛋白加合物等暴露标志物检测;(3)“环境肿瘤学”转化中心:推广CACA指南推荐的“防霉改水+抗病毒+定期筛查”综合策略,开发方言版科普材料。
“肿瘤防治,赢在整合”,此次两个学协会的环境肿瘤防治合作签约暨共建单位挂牌成立,不仅是两家学术组织的合作,更是对“健康中国”战略的生动诠释。标志着我国环境肿瘤学从理论探索迈向实践落地,从单点突破升级为系统防控,从学术研究拓展至民生改善。未来,这一平台将以其科学性与示范性,成为我国环境健康领域的重要参考,彰显中国在肿瘤防治中的智慧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