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1日,“聚力整合,赋能共赢——CACA整合‘药学+临床’全程管理专项—肿瘤用药安全护航工程优秀全程个案管理案例征集·妇瘤专场”成功召开。
会议诚邀妇科肿瘤防治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武汉,携手探索妇科肿瘤精准化治疗、全程个案照护与学科创新发展的进阶之路。让妇科肿瘤诊疗精进与人文关怀并重的理念,在兼具科创活力与人文底蕴的学术沃土间交织共鸣,绽放出推动妇科肿瘤防治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绚烂学术光芒。
活动现场
开场致辞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吴鹏教授表示,既往我国妇科肿瘤相关研究薄弱,与其他瘤种存在较大差距,近年来我国学者领衔的临床研究取得显著成果,为妇科肿瘤的研究发展带来诸多启迪。在研究中,病例资源作为重中之重,需深入关注。希望借案例征集活动的召开,共同推动省内妇科肿瘤诊疗水平的持续提升。
吴鹏教授
学术演讲:学科洞察,明径拓思
学术环节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赵迎超教授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丁万军教授依次主持。
主持嘉宾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闵洁教授以共建病房建设的项目背景及意义为引入,系统讲解了共建病房建设规范、管理模式及流程并对项目实施计划及预期成果进行详细介绍。南开大学医学大数据研究中心丁道永副研究员深度阐述了全程个案管理的学科发展历程和国内现状,阐明数智化平台能极大推动全程个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提高管理和运营效率。湖北省肿瘤医院曹波教授深入解读了各类抗肿瘤治疗方案导致血液学毒性的严重程度及其影响,需尽早采取预防措施、优化患者管理方案,临床工作中应依照相关指南与共识,完善血液学管理路径,做好患者院内院外全程管理,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
演讲嘉宾
学术讨论环节,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周金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梁铭霖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周波教授、武汉市中心医院蒋俊教授均指出针对抗肿瘤治疗引起的血液学毒性应当及早干预,通过全程个案管理工作,做好患者院内外衔接,保障患者抗肿瘤治疗的正常进行,借助数智化平台,可实现更便捷的患者管理,同时实现患者数据整合,推动科研的不断发展。
讨论嘉宾
剖析个案 启思助研
吴鹏教授、丁道永副研究员、赵迎超教授、丁万军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王绍海教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杨守华教授、襄阳市中心医院覃小敏教授、黄石市中心医院万淑琼教授、十堰市太和医院方彩云教授、黄冈市中心医院魏春清教授、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周小芬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杨露教授、闵洁教授、周金教授、梁铭霖教授、周波教授、蒋俊教授、曹波教授组成权威评审团,从专业维度出发,系统研判案例的实践代表性与应用价值,精准遴选高质量案例,深度剖析其核心优势与待优化方向,最终为案例的跨场景推广、行业内经验借鉴提供专业性指导依据。
专家评审团
案例展演环节由王绍海教授、杨守华教授进行主持。
主持嘉宾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团队展示了多学科共同协作,助力患者治疗的顺利执行,同时个案管理师在患者收案、管案和结案过程中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使诊疗兼具精度和温度。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团队
襄阳市中心医院团队通过全程闭环管理,多学科深入讨论,实现患者从新辅助化疗到复发治疗的完美执行;个案管理师通过术前、术后管理介入,确保管理动态性和连续性,提高患者依从性。
襄阳市中心医院团队
黄石市中心医院团队分享了患者从初诊至各阶段治疗中的相应策略及不良反应的介入管理,个案管理师通过患者身心状况评估,及早开展管理工作,针对不良反应及时响应,全面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黄石市中心医院团队
矢志承业 授誉尽责
会议现场,与会嘉宾共同宣誓,引导个案管理师要筑牢并深化职业信念,以坚定初心锚定服务方向;要清晰界定职业责任边界,划清履职红线与服务底线;更需用心构建与服务对象、协作团队间的信任基石,夯实服务根基;以专业履职与价值创造彰显个案管理师的职业尊严,筑牢职业认同感与自豪感。随后,吴鹏教授和丁道永副研究员也为参与本次会议的全程个案管理师进行结业证书颁发,并为展演团队颁发证书。
宣誓环节
证书颁发环节
大会总结
会议最后,大会主席吴鹏教授在总结中表示,通过案例征集活动的开展,能够推动肿瘤全程个案管理的不断推广,不仅能确保患者得到更优质的治疗,更能够实现医疗资源的节约,对医务人员、医疗机构乃至国家卫生政策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吴鹏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