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癌协会泌尿肿瘤诊疗综合能力提升工程”拉萨站启动会圆满成功

2025年7月12日,中国抗癌协会泌尿肿瘤诊疗综合能力提升工程-拉萨站在西藏拉萨成功举办,大会吸引了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泌尿领域专家学者齐聚雪域高原,共同探讨临床诊疗的热点及难点话题。

本次大会由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姚欣教授和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王峰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张朋教授和北京协和医院连鹏鹄教授担任大会执行主席。
大会伊始,由张朋教授主持开场并致辞。张朋教授首先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指出泌尿肿瘤的规范化诊疗是我国肿瘤防治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是推动泌尿肿瘤学科建设迈入新阶段的重要举措。

姚欣教授介绍了中国抗癌协会泌尿肿瘤诊疗综合能力提升工程的背景、目标、进展及未来规划,表示此项工程响应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旨在通过推广泌尿肿瘤诊疗指南、推介临床新理念新技术、促进交流合作等,助力提升泌尿系统肿瘤规范化诊疗水平。

王峰教授在发言中指出了西藏地区在泌尿肿瘤防治诊疗面临的现实挑战,一是医疗资源高度集中于拉萨,地市及县级医院整体服务能力薄弱;二是专业人才匮乏,专科医生稀缺,制约了规范化诊疗的推广和实施;三是群众健康意识普遍薄弱,科普宣教不到位,许多患者因担心“治不好”而拒绝手术或规范治疗,导致病情延误,就诊时多已处于晚期。“泌尿肿瘤诊疗综合能力提升工程”对提升边疆地区泌尿肿瘤诊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同质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大会同期举行了“中国抗癌协会泌尿肿瘤诊疗综合能力提升工程学科共建专项”启动仪式。仪式由连鹏鹄教授主持,姚欣教授、王峰教授、张朋教授共同登台,正式启动该项学科共建计划。

学术环节第一轮由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李源教授担任主持。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师磊教授带来题为《精准诊疗:ADC时代的尿路上皮癌治疗病例分享》的专题讲座,结合临床案例,重点讨论了保膀胱治疗策略在NMIBC和MIBC患者中的重要性,HER2作为尿路上皮癌的关键生物标志物,在NMIBC的疾病进展风险评估及高危患者治疗结局评估中具有明确的预后价值。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唐碧霞教授的讲题是《ADC药物治疗长生存管理分享》,系统阐述了当前ADC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和带来的显著生存获益,并讲解了ADC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识别与管理,实用性强。

“大咖论道”环节第一轮由山东省立医院宁豪教授主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蔡波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郭佳教授、徐州市中心医院贺厚光教授、南通六院(上海大学附属南通医院)钱麟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丹教授、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三医院王凯臣教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张绍崎教授围绕尿路上皮癌治疗、ADC药物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管理及未来发展方向展开了深入讨论,现场气氛热烈,观点碰撞精彩纷呈。

由江西省肿瘤医院涂新华教授主持第二轮学术环节,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张顺教授作《扬帆领航:重塑中国泌尿肿瘤免疫治疗新格局》专题报告,免疫治疗在肾癌和尿路上皮癌中取得显著进展,推动更多泌尿系统肿瘤的临床管理,跨入免疫时代;未来以特瑞普利单抗为首的国产PD-1深耕中国泌尿肿瘤领域,积极推动临床研究为中国患者用药提供切实的证据。紧接着,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李延江教授主持本环节,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冯也倩教授带来《肾癌免疫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随着肾癌药物治疗的不断研发,肾癌治疗已进入免疫治疗时代,冯教授全面解读了最新共识要点,涵盖肾癌的治疗选择、联合方案优化与安全性管理等内容,并结合前瞻性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权威参考。


“大咖论道”第二场由张朋教授与山西省肿瘤医院宋继文教授共同主持,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陈羲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傅长德教授、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名钊教授、荆州市中心医院李又空教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尹楠教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张耘新教授积极讨论,围绕免疫治疗的热点问题如生物标志物应用、联合用药、个体化治疗策略、不良反应管理等展开深入交流,分享了各自的实践经验与思考。
会议最后,大会主席王峰教授作总结发言。王峰教授表示本次大会内容充实、讨论深入,充分肯定了此次拉萨站启动会在推动泌尿肿瘤规范化诊疗方面的重要意义。王峰教授特别回应了李源教授关于高原与平原地区治疗用药是否也存在差异的疑问,指出目前相关研究数据尚少,但初步研究发现,西藏藏族膀胱癌患者中VEGF表达率显著低于国内外报道的数据,不过因由仍有待探索,期待未来能产出更多使患者获益的研究成果。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肿瘤诊疗综合能力提升工程-拉萨站”带来了诸多前沿学术成果以及临床实践的分享,使这不仅是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会,也是一次情系高原的医学交流,相信能为提升西藏地区泌尿肿瘤综合诊疗水平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