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5至17日,2025CACA华中整合肿瘤学大会在华夏之源郑州盛大启幕。大会以“肿瘤防治 赢在整合”为核心主题,借“整合”之力,让黄河文明的厚重底蕴邂逅整合医学的前沿探索,为肿瘤防治事业注入更深沉的动能。
“聚力整合,赋能共赢——CACA整合‘药学+临床’全程管理专项肿瘤用药安全护航工程优秀全程个案管理案例征集·肺癌专场”作为华中大会重要分会场,汇聚国内肺癌领域权威临床医师、药师、护师,构建起跨学科、跨区域的高端对话平台。旨在通过学术交流与案例展演,提炼肺癌全程管理“中原经验”,推动全国肿瘤全程个案管理学科规范化建设。
活动现场
开场致辞
河南省肿瘤医院王启鸣教授指出,随着创新疗法的广泛应用,临床实践中更需强化治疗全周期管理。期望通过案例征集活动,深度发掘河南地区肺癌全程个案管理标杆,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构建覆盖预防、筛查、诊断、治疗、随访的全链条管理体系,让每一位患者都能从规范化诊疗中获益。
王启鸣教授
南开大学医学大数据研究中心丁道永副研究员表示,全程个案管理作为一种团队协作与资源整合的管理模式,需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相信随着医学技术的持续突破、管理理念的深度革新以及多学科协作的日益深入,必将构建起更系统、更高效的肺癌全程个案管理体系,为患者提供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
丁道永副研究员
数智赋能,药临共话
学术环节由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治业教授、河南省肿瘤医院何振教授、许昌市中心医院王鹏远教授、郑州人民医院李瑞君教授、河南省肿瘤医院吴红波教授、河南省肿瘤医院李秋荐教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志伟教授依次主持。
主持专家
丁道永副研究员系统梳理了肿瘤全程个案管理的发展脉络与前沿实践,指出肿瘤全程个案管理需以“患者为中心”,覆盖“防-筛-诊-治-康”全周期,为学科规范化建设与技术创新提供了全景式指引。河南省肿瘤医院杜娟教授提出对规范抗癌治疗、促进安全用药的思考,表示肺癌治疗要从“把握好使用指征、规范好用法用量、处理好不良反应”三个关键点构建全链条管理体系,实现治疗规范化与安全性的双重提升。
丁道永副研究员(左)、杜娟教授(右)
在“大咖论道”环节,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孟宇教授指出,肺癌治疗手段日趋多元,临床实践中需统筹考量疗效、安全性、可及性及个体差异等核心维度。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余花艳教授表示,信息化技术的深度发展对提升临床诊疗水平提出了更高层次要求。河南省人民医院赵伟锋教授通过实践案例指出,临床医生应结合患者生育需求、基础疾病等情况,规范且全面地制定治疗方案,同时注重动态监测,适时进行剂量调整。现场思想碰撞不断,精彩观点层出不穷,为参会者带来一场酣畅淋漓的思想盛宴。
讨论嘉宾
全“例”以赴,尽展风采
本次案例展演阵容强大,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楚荷莹教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张红巧教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孙明月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汪洋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燕教授、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张公正教授、安阳市肿瘤医院杨晓利教授、河南省人民医院雷小莉教授组成评审团,从多视角对展演案例进行深度剖析,针对性提出优化建议,为提升临床全程个案管理水平提供宝贵思路。
评审专家团
中国抗癌协会个案管理专委会于娜老师对本次展演的组织架构、时间规划、竞赛流程、评分标准及晋级机制进行说明与解读,为与会者提供清晰的赛事框架。
于娜老师
会议现场,四组团队针对患者诊疗全流程展开了细致入微的剖析。从病情诊断、治疗方案制定,到用药监测与调整,再到患者随访与康复指导,每一个环节都彰显出团队扎实的专业素养、严谨的临床思维以及独到的管理智慧。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团队通过神经外科、放疗科、肿瘤科等多学科协作,从手术、放疗到系统治疗开展全程协同推进,为患者提供全周期照护。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团队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团队充分结合循证医学证据,在平衡疗效与安全的情况下,为肺癌肝转移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兼顾指南推荐与个体化需求。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团队
郑州人民医院团队从疗效、营养、心理、疼痛等多维度进行动态评估,整合资源并开展术后康复指导,充分体现个体化全程照护理念。
郑州人民医院团队
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团队基于循证医学指导,通过多学科协作诊疗,在确保治疗安全性的同时,显著延长患者生存,并维持了更优异的生活质量。
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团队
融慧聚力,深耕实践
会议现场还举行了全程个案管理师结业证书颁发仪式。个案管理师将以此为起点,立足专业定位,深耕临床实践,让全程管理的价值真正渗透到诊疗全程。
宣誓环节
证书颁发环节
总结展望
会议最后,王启鸣教授、丁道永副研究员总结表示,肺癌防治任重道远,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智慧的碰撞,更是推动肺癌全程个案管理从理论向实践转化、系统规范跨越的契机。期待未来在多方携手下,不断突破瓶颈,为肺癌防治事业书写更精彩的篇章。
王启鸣教授(左)、丁道永副研究员(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