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CA2025乳腺肿瘤整形技术指南中国行-内蒙古呼和浩特站(青年专场)成功举办

一、会议基本信息

会议名称:CACA2025乳腺肿瘤整形技术指南中国行一内蒙古呼和浩特站(青年专场)

举办时间:2025年8月8日

举办地点:内蒙古呼和浩特

发起与筹备:由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周涛主任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白俊文教授联合筹备,旨在聚焦中青年专家培养,推动肿瘤整形外科技术规范化。

参会人员:涵盖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整形外科专委会主委尹建、秘书长张文超等全国专家,以及东北、华西、京津冀等地区的乳腺外科、头颈外科专家,部分专家线上参与。

二、开幕式

专家致辞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白俊文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周涛教授为本次会议致辞,强调会议旨在搭建中青年专家学术交流平台,结合《CACA2025乳腺肿瘤整形技术指南》推广,推动北区(东三省、京津冀、内蒙)肿瘤整形事业发展。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整形外科专委会尹建主委线上致辞指出,呼和浩特是2023年指南巡讲首站,两年来已覆盖超万人次,内蒙古专委会成立将推动北方地区肿瘤整形进入专业化阶段。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刘运江教授线上致辞肯定乳腺肿瘤整形的发展价值,强调中青年专家是学科中坚力量,需兼顾肿瘤根治与患者生活质量提升。三、核心学术内容

会议围绕乳腺肿瘤整形关键技术、并发症处理及肿瘤安全性展开,涵盖5场主题报告及多场讨论,核心内容如下:

1. 即刻植入物乳房再造技术流程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韩思源教授

核心技术:假体乳房再造是目前最常用方式(手术时间短、供区损伤小),需通过术前精准测量(基底宽度、脂肪厚度、体积评估)选择假体规格,结合补片应用(如ADM)降低并发症。

关键要点:

小乳房、轻度下垂患者可选择单纯假体植入,大乳房或下垂明显者需联合补片以减少假体上移风险;

扩张器两期法(放疗后半年置换假体)远期效果优于单纯假体,可减少不对称及包膜挛缩;

术后管理需重视引流(引流量<30ml拔除)、随访,并发症(如假体外露、皮瓣坏死)需早期干预,必要时采用背阔肌皮瓣修复。

2. 腔镜下皮瓣游离技巧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杜正贵教授

核心目标:通过精准游离皮瓣,保证皮瓣血供均匀,减少缺血与误伤,提升重建乳房形态自然度。

关键技术:

避免“筷子效应”:通过“看门狗”式镜位控制(不进门不出门)、“压舌板”式抓钳操作(减少器械碰撞)、助手提切口保护套(增加电刀操作空间),降低皮瓣损伤风险;

浅筋膜浅层识别:提出5种方法(磨法、脂肪颗粒法、血管网法、光晕法、撕裂法),强调沿“V字形腰”切割(而非“V字形底”),确保层次精准;

游离顺序与范围:从腋窝到内侧、外侧,孤立乳头后离断下周壁,确保切除范围达胸骨旁、背阔肌前缘,假体大小按切除腺体体积的70选择以保证对称。

3. 整形保乳技术与肿瘤学安全性

  河北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张景华教授

保乳整形核心技术:

容积移位:适用于肿瘤小、乳房大的患者,通过腺体瓣推进转移填补缺损;

容积替代:适用于肿瘤大、乳房小的患者,采用邻近皮瓣(如胸外侧皮瓣)或远位皮瓣(如背阔肌皮瓣)修复。

肿瘤安全性原则:

保乳适应症:临床Ⅰ、Ⅱ期肿瘤(≤2cm)优先保乳,Ⅲ期需新辅助治疗降期后再手术,切缘需≥2mm阴性;

影像学评估关键:术前核磁可提高多灶/多中心病灶检出率,降低再切除率;

极限保乳考量:对于肿瘤>5cm或多灶患者,需充分评估皮瓣血供,规避乳头乳晕坏死风险,术前需与患者充分沟通。

4. 乳房感觉功能重建探索

  河南省人民医院:李文涛教授

技术创新: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重建术中,保留第4肋间神经外侧皮支,通过显微外科技术吻合至乳头下方,或采用神经PD(近端变性)技术,提升重建乳房的感觉恢复率。

未来方向:超级显微外科机器人的应用将提高神经、淋巴管修复精度,进一步改善术后功能。

5. 晚期乳腺癌多学科诊疗病例分享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王霞教授

病例特点:56岁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伴肝寡转移,经“曲妥珠单抗 + 帕妥珠单抗+白蛋白紫杉醇”新辅助治疗后,原发灶及转移灶显著退缩。

治疗策略:

全身治疗:采用双靶联合化疗,后续换用皮下制剂(疗效与静脉制剂一致,便捷性提升);

局部手术:在全身控制稳定后行原发灶根治术,术后辅助放疗及内分泌治疗;

争议与共识:晚期乳腺癌手术需严格筛选适应症(如寡转移、激素受体阳性、HER2阳性),多学科(MDT)评估后实施,以延长生存、改善生活质量。

学术报告及讨论环节分别由包头市肿瘤医院张钢龄教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栗东海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温健教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伟教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张瑞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张华一教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马志红教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贾葆青教授、赤峰市医院乔亚舜教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白海珍教授。

四、讨论焦点

技术与肿瘤安全性平衡:专家共识认为,任何整形技术需以肿瘤根治为前提,如保乳手术不可为外形牺牲切缘安全,假体重建需避免腺体残留。

年轻医生培养:强调从基础解剖、标准化流程入手,通过病例实操、多中心协作积累经验,缩短学习曲线(如杜正贵教授团队的“华西一号孔”技术临床研究)。

多学科融合:乳腺外科需与整形外科、放疗科、影像科等协作,如头颈外科皮瓣技术可借鉴于乳腺修复,共同优化患者诊疗方案。

五、会议成果与意义

组织建设:内蒙古抗癌协会肿瘤整形外科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为区域内技术推广、学术交流搭建平台。

技术推广:普及《CACA2025乳腺肿瘤整形技术指南》核心要点,规范假体再造、腔镜皮瓣游离、保乳整形等技术操作。

理念更新:明确“肿瘤安全第一、功能与外形并重”的发展方向,推动肿瘤整形从“可选”走向“必备”,关注患者长期生活质量。

六、大会总结

张文超秘书长强调了肿瘤整形的多学科合作,学好指南,用好指南。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整形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尹健教授对本次大会进行总结,强调了指南巡讲的重要性和及时性,对组织工作予以肯定,寄希望于中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