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CACA肿瘤整合康复大会淋巴瘤整合康复 分论坛学术会议圆满落幕

2025 CACA肿瘤整合康复大会淋巴瘤整合康复

分论坛学术会议圆满落幕

2025年7月19日下午至7月20日下午,值此盛夏繁茂、荔红荷香的时节,由中国抗癌协会举办的“2025 CACA肿瘤整合康复大会”在羊城广州隆重启幕,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医疗从业者及肿瘤患者前来参会。作为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分论坛学术会议会议于719日(周六下午)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胜利召开。本次分论坛以“肿瘤康复,赢在整合”为主题,追溯肿瘤防治之本源,谋未病先防之远略。本分论坛旨在继续深入探讨各种类型淋巴瘤治疗的最新前沿进展,共商淋巴瘤防治之新策,继续推动淋巴瘤整合康复领域的发展,让医学进步的曙光温暖更多生命。

会议伊始,由本次大会主席梁蓉主任委员和周辉副主委在线上致以热情洋溢的开幕词,表达了对各位远道而来的莅临会场参会青年、专家及委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强调了本次大会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对两位大会主席均未能莅临会议现场表示歉意,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促进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大会主席梁蓉主委及周辉副主委线上致辞                                                                                                  全体参会专家合影

大会主席致辞后进入学术环节,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了精彩的专题演讲。第一个专题讲座由刘羽教授主持,郑润辉教授分享了《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诊疗进展》的最新研究成果,郑教授指出认为局限期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风险分层值得进一步探索,现有的预后系统虽能预测患者结局,但在指导临床决策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目前CHOP及CHOP样方案治疗PTCL复发率高,治疗结局仍然较差,BV-线治疗CD30+PTCL,联合CHP或其他机制药物,治疗不同亚型的疗效仍在进一步探索。EBMT淋巴瘤工作组最新分析显示:患者在auto-SCTallo-SCT后,治疗的生存结局和疾病缓解情况存在差异。许多以靶向通路或发病机制相关改变为基础的药物已显示出良好的治疗前景,尤其是复发或难治性PTCL,基于突变特征来评价生物标志物引导的治疗策略对于改进治疗模式至关重要,未来几年,PTCL的治疗将会持续进展,治疗模式也会进一步完善。

              

第二个专题由唐三元教授主持,韦祁教授则探讨了《2025年DLBCL指南更新速递》,CSCO指南推荐DLBCL患者行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分析等明确诊断,以更好进行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分层治疗,CSCO指南基于1A类证据,首次对双表达DLBCL做治疗专属推荐,中国原创方案CR-CHOP造福双表达DLBCL患者,创世界之先,CSCO指南将双抗方案纳入二线治疗,增加复发/难治患者治疗选择,CSCO指南立足国情、落地性强,对中国淋巴瘤患者的诊疗实践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唐三元教授主持           

李杰平教授主持随后讨论环节,车禹萱教授、刘涛教授及任柯星教授参与讨论。

           

        

  

第三个专题由童琴教授主持,张璐教授就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诊疗策略进行入剖析张璐教授指出胃肠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结外受累淋巴瘤,DLBCL是最主要的病理类型,诊断相对困难、治疗策略复杂,因为其临床症状常缺乏特异性,诊断存在显著挑战。确诊需要经验丰富的病理医师进行细致的形态学、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分析,以完成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胃肠淋巴瘤的治疗策略主要依据不同亚型遵循相应的淋巴瘤治疗原则,发病率低而侵袭性高且预后不良的亚型通常最具挑战性,靶向治疗、ADC和免疫治疗等新策略为越来越多的难治性患者提供了延长生存期的可能性。新型治疗药物为胃肠DLBCL患者带来新希望,ZR-CHOP用于肠道DLBCL患者疗效可达CR。

        

第四个专题由李午平教授主持,王韵教授则带来了多发性骨髓瘤诊疗新进展的专题报告多发性骨髓瘤目前仍是不可治愈的疾病,基于CTC、可溶性BCMA及血小板动态变化等多维生物标志物,能够更精准地对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风险分层,指导个体化初始治疗方案选择,从而改善PFS和OS预后;新的IMWG/IMS共识细胞遗传学高危定义去除了单纯1q+作为高危因素。该定义在多项研究中均验证了对高危患者预后判别和治疗效益预测的优越性,支持基于高危细胞遗传学特征的分层治疗策略,MRD监测不仅可评估深度缓解,还可在MRD复阳阶段为早期干预提供时机;多项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表明,MRD指导的早期干预可显著延长EFS、提高再度MRD阴性率。以MRD状态进行治疗指导是未来骨髓瘤领域新的个体化治疗手段;多靶点双抗时代为患者提供更多有效治疗选择,BCMA或GPRC5D靶点双抗序贯治疗均表现出良好疗效,表明无论是先用BCMA靶点双抗还是GPRC5D靶点双抗,均可实现显著临床获益,MM领域免疫疗法发展迅猛,从双抗到三抗的进化,将为患者提供更多创新治疗选择,进一步改善患者临床预后。

              

孙鹏教授主持讨论环节,朱芳教授、杨萍教授及曾若兰教授参与讨论

            

          

最后,大会主席梁蓉教授、周辉教授对本次大会进行了高度评价,并感谢各位参会嘉宾的积极参与和贡献。她本次大会不仅为淋巴瘤整合康复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也为国内外专家学者之间、国内青年淋巴瘤学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随着大会的圆满落幕,我们相信,在各位专家学者和医疗从业者的共同努力下,淋巴瘤整合康复领域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撰文:曾若兰、李杰平

                                                                              审稿:梁蓉、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