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癌协会老年整合护理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沙龙活动:技术赋能专题 成功举办

2025728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老年整合护理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25年学术沙龙活动圆满举行。本次活动以技术赋能专题为主题,聚焦老年护理领域中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吸引了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护理专家与临床一线人员积极参与。


会议由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副主任护师李开秀教授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中国抗癌协会老年整合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查庆华教授指出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 要求加快发展安宁疗护服务,并培养专业队伍,以提升生命终末期照护质量。各个医院和社区也开展了多种模式的探索:从融合医疗、照护和心理支持的医养结合模式,到各地推进生前预嘱登记,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制度保障,人本主义照护理念日益深入。而老年人的健康照护不仅是医疗问题,更涉及日常生活、慢病管理、康复护理、紧急援助等全方位需求,需要医养融合的一体化服务模式。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智慧养老实践,利用数字技术将医疗和养老资源贯通起来,为老年人提供连续、高质量、个性化的健康管理与生活支持。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效率,更拓展了护理服务的温度和深度。正如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所指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卫生健康服务的深度融合,为护理服务模式创新提供了强大支撑。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始终要确保这种支撑是朝向人的需要而发力。无论是生命末期的抉择,还是日常养老,技术的最终价值都在于帮助我们更好地体现人文关怀,而非替代人文关怀。让患者少一分痛苦、多一份尊严,让长者生活得更安全、舒心、有参与感,这是我们引入每一项新技术时最核心的出发点。


学术报告环节内容丰富、观点新颖。首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老年医学中心副主任护师谢灵灵教授以《终末期医疗照护探索:模式创新与实践前瞻》为题,分享了团队在终末期照护服务中的探索经验,提出了多学科协作与模式创新相结合的老年照护新路径。该医护团队采用智慧化的模式和个体化的选择尊重每一位临终患者的意愿和尊严,让患者及家属共同决策治疗方案、提供临终心愿服务等,使生命最后一程更有尊严和温情,使得有尊严的善终从理念走向现实。



随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老年医学科虞玉茹教授带来《老有所E,智享晚年信息化助力老年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介绍了医院在智慧养老与信息化平台建设方面的创新实践,展示了科技手段如何提升老年患者照护质量与管理效率,探讨技术如何更好地服务人以及技术如何与人文理念相融合,如何造福患者。


本次沙龙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护理人员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平台,也为推动老年整合护理的技术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面向未来,护理与养老领域的技术赋能之路任重而道远,作为专业工作者,我们既要拥抱人工智能、大数据、远程医疗等新工具,也要坚守以人为本的初心,做技术与人文的桥梁。中国抗癌协会老年整合护理专委会也将继续秉持初心,为提高我们老年患者的护理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