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瑜 | 思辨至明,整合至善——2025CACA华南整合肿瘤学大会有感

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  戚瑜


  岭南七月,暑气蒸腾中却透着一股思想的清泉。珠江之畔,广州城内,CACA华南整合肿瘤学大会如约而至。当《合之策(四)——机制疗效 询证实践》的恢弘诗篇在会场吟诵,那句“机制为基,穷理至全;疗效为果,愈病为先”如洪钟大吕,瞬间击穿了南国闷热的空气,也叩击着每一位医者的心灵。这不仅是一场学术盛会,更是一场关乎医学本源的深邃思辨——对“真知”的上下求索,对“至善”的躬身践行。


  犹记《合之策(四)》创作时,“机制繁,转化维艰;个体殊,理明效远”的慨叹常在案头萦绕。这何尝不是现代医学面临的普遍困境?基础科研在分子迷宫(“分子机理,疾病之源;信号通路,代谢重编”)中艰难掘进,其深邃发现却常如珠玉蒙尘,难以在临床实践的复杂土壤中生根发芽、惠及病患。疗效的评判,在个体生命的巨大差异与症状的纷繁纠缠(“寒热虚实,证症纠缠”)中,常显模糊。而大会的核心立意,正是直面此“知”与“行”、“理”与“效”的巨大鸿沟,呼唤一种更强大的整合智慧——以思辨之明烛照迷津,以整合之善弥合裂隙。


  大会上,思辨的光芒在每一个角落闪耀:


  探机制之微芒: 学者们深入肿瘤生发的基因暗流与免疫微环的复杂扰动(“免疫微环,细胞异迁”),非为炫技,而是怀着“健康所至,愿倚科研”的赤诚,寻求转化之“缘”。这份“穷理至全”的执着,是整合之基。


  求疗效之真切: “患者疾苦,医者心牵”的仁心,驱动着个体化、分层精准、动态组学预测等多维策略(“分层精确,多维溯源;动态组学,预测靶点”)。疗效这把“尺”(“疗效为尺,辨识不乱”),丈量着医学的温度与价值。


  重询证之圭臬: 面对“真实有别,常出误判”的挑战,大会重申随机对照、盲法加持、数学入医(“数学入医,计析有偏”)的金标准,更强调“循询互勉,清本正源”的纠错与进化精神。询证是跨越主观臆断的坚实桥梁。


  践真实之艰难: 在真实世界(“真境探微”)中解析因果、精研方案、跨界同援(“疗效各异,跨界同援”),其复杂远超理想情境。承认“混杂难控,结果易偏”的现状,更彰显“恒志弥坚”的勇气与务实。


  这份思辨的锋芒,最终指向整合的至善境界。它绝非简单的叠加,而是“优劣度量,变数为参”的辩证统一:机制之“刚”为疗效提供基石,疗效之“柔”为机制指明方向;询证之“刚”确保方向始终正确,真实世界之“柔”赋予其蓬勃生命力。当“生命无价”成为最高律令,唯有通过思辨,方能在这“医学纷繁”中寻得“整合至善”的路径——让尖端科技不再冰冷悬置,让临床决策不再盲目无依,让患者真正成为所有医学探索的圆心与归宿。


  步出会场,珠江灯火璀璨,恰如医学智慧交织的光芒。耳畔回响着“医道天道,岭南薪传”的结语,眼前浮现《合之策(四)》磅礴的篇章。岭南,这片曾以“虎门销烟”醒世、以“伟人画圈”蝶变的热土,今日再次见证医学思想的激荡与升华。“思辨至明”,是穿透迷雾、厘清本源的智慧之光;“整合至善”,是融汇百家、普惠众生的终极情怀。这束光,这道情,正是我们继承岭南先贤敢为人先之精神,在“健康中国”的壮阔征程上,以科学之严谨与人文之温暖,为亿万生命福祉奋力前行的不灭薪火。唯有秉持此心此志,方能在护佑生命的永恒事业中,不断趋近那“至明至善”的医学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