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科大学靶向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丘金梅
作在生命科学的探索征程中,基因转录起始的动态过程犹如一座神秘迷宫,吸引着无数科研人探寻真相。7月16日,中国抗癌协会CACA前沿播第20期聚焦“Nature:转录起始动态过程的研究进展”,众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分享前沿成果、碰撞智慧火花,为我开启了一场深入基因分子世界的奇妙之旅,带来诸多感悟与思考。
一、前沿成果:推开转录奥秘之门
会议围绕转录起始动态过程展开,复旦大学徐彦辉研究员团队等的研究成果尤为瞩目。RNA聚合酶Ⅱ与Ⅲ驱动基因转录的连续动态全过程被逐步揭示,从Pol Ⅱ关联的mRNA转录调控,到Pol Ⅲ主导的短链非编码RNA合成机制,科研团队用精湛技术与深度探索,为我们绘制出转录起始的动态蓝图。这不再是书本上静态的分子机制描述,而是生动展现转录因子协作、聚合酶催化过渡的动态“电影”,让我真切感受到生命分子活动的精妙与复杂,也理解了这些基础研究对解析肿瘤等疾病基因表达异常的关键价值——从根源处探寻疾病发生的分子密码。
二、学术交流:汇聚智慧的盛宴
樊代明院士作为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以深厚学术积淀与战略视野开篇致辞。他立足抗癌全局,强调基础研究对肿瘤防治的底层支撑价值,将转录起始动态研究置于生命科学与抗癌事业交融的坐标系中,点明其为解析肿瘤基因调控异常、开拓诊疗新径的关键突破口。这种高屋建瓴的指引,让基础研究的临床意义具象化,鞭策科研者以“解抗癌难题”为锚,深耕分子机制。
会议的交流环节,是思想碰撞的高地。李兵、陈勇等专家的点评,既有对研究成果的肯定,也有对技术细节、研究拓展方向的犀利探讨。赵永祥、江一舟等主持人把控节奏,让不同观点有序交锋。我看到学术交流的魅力:它能让研究者跳出自身视角局限,从同行处获得新思路,也能让行业凝聚共识,明确转录起始研究向肿瘤诊疗转化的方向。这种开放、严谨的交流氛围,正是推动科研进步的重要动力,让我深知科研从不是孤军奋战,而是群体智慧的接力前行。
三、抗癌使命:基础研究的临床温度
中国抗癌协会举办此次会议,始终锚定抗癌使命。樊代明院士等强调基础研究向临床转化,让我明白转录起始动态研究不止于实验室成果,更关乎肿瘤患者的未来。若能基于此找到肿瘤特异性转录异常标志物,开发靶向干预策略,将为肿瘤早筛、精准治疗带来突破。这赋予基础研究温暖的临床意义,也激励我作为科研学习者,要胸怀“把论文写在临床需求上”的信念,让前沿成果真正成为抗癌武器。
四、个人成长:汲取奋进的力量
作为科研道路上的探索者,此次会议是宝贵的成长养分。从前沿技术应用,到科研思维拓展,再到使命担当感悟,都让我收获颇丰。我学习到解析动态分子过程的技术思路,理解了多学科交叉协作在转录研究中的重要性,更被科研人深耕基础、心系临床的精神打动。这激励我在后续研究中,保持对前沿的敏锐关注,锤炼严谨创新的科研态度,尝试跨学科融合,努力为生命科学探索与抗癌事业添砖加瓦。
CACA前沿播第20期,是一场照亮转录起始研究迷雾的学术灯塔,让我看到基础研究的深度、学术交流的热度、抗癌使命的温度。未来,我将带着这份感悟与力量,继续在生命科学与抗癌研究的征途上跋涉,期待与众多同行一道,解锁更多生命密码,为战胜癌症贡献力量,让转录起始研究的光芒,照亮抗癌诊疗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