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整合护理专委会“整合智慧,共话鼻咽”第二期成功举办

    2025年05月29日,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整合护理专业委员会线上学术会议如期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整合护理专业委员会主办,由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团队承办,学术活动采取线上形式,参会人数达108人。会议由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放疗二科杨双护士长主持。

    

首先是由王中秋教授以《鼻咽癌免疫治疗进展回顾及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管理》为题,介绍了近年来免疫治疗显著改变了鼻咽癌(NPC)的治疗格局免疫联合化疗成为一线治疗新标准,显著延长生存期;单药免疫治疗也为后线患者提供持久缓解。局部晚期NPC的免疫联合同步放化疗探索也初显潜力。然而,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需严格管理。常见irAEs包括皮肤毒性、甲状腺功能异常、肝炎、肺炎等,NPC患者还需警惕EBV再激活风险。管理核心在于:早识别:对非特异性症状保持警惕;分级处理:1级监测,2级暂停免疫+口服激素,3-4级永久停药+静脉激素±免疫抑制剂;多学科协作与患者教育。

      接下来是陈亚军教授讲解《鼻咽癌的营养诊治》,鼻咽癌患者因肿瘤部位特殊及放化疗副作用(如黏膜炎、吞咽疼痛、口干、味觉改变),营养不良风险极高,需系统化营养管理:首先是营养筛查与评估,初诊即用PG-SGA等工具筛查风险,动态评估体重下降率、摄食量、血液指标(白蛋白、淋巴细胞)。其次是放疗期间重点监测吞咽功能及黏膜损伤程度。最后是营养干预策略,早期患者:高蛋白、高能量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黏膜炎期:温凉流质/半流质(匀浆膳、肠内营养制剂),补充ω-3、谷氨酰胺;严重营养不良:肠外营养支持。核心原则是:多学科协作(医生、营养师、语言治疗师),早干预、个体化方案贯穿全程,以维持治疗耐受性及生存质量。

最后由王君爽教授讲解题目为《精准评估——引领鼻咽癌放疗患者急性放射性口腔粘黏膜炎全程护理》。鼻咽癌放疗患者因高剂量射线累及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AROM)发生率较高,需通过精准评估实施分阶段干预,精准评估体系筛查工具:放疗前采用VRS(视觉模拟评分)结合RTOG急性毒性分级预判风险;动态监测:放疗中每日评估黏膜充血、溃疡范围(>1cm²需预警)、疼痛程度(NRS评分)及吞咽功能。

会议尾声,由鼻咽癌整合护理专业委员会秘书史可夫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天讲授专家及所有参会人员表达感谢,本次会议涵盖了鼻咽癌患者的免疫治疗,营养管理及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精准评估,秘书史可夫表示会议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学术活动,以促进鼻咽癌整合护理领域的知识更新和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