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的林先生在同学陪伴下走进“安宁疗护”门诊,林先生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同学介绍:他是独生子,南加州工作定居,年迈父母生活在北京,父亲罹患胆总管癌1年,一直都是我在帮忙照顾,目前肿瘤多发转移,医生说生存期不会太久,叔叔现在一阵清楚一阵糊涂,儿子回国探病,我们想知道“这种情况还有多长时间”?
我翻着检查单转向林先生,“你需要我帮你做什么?”
林先生喃喃自语:请假回国,最多可以休三个月;父亲病重,那边工作、家庭也离不开......我又怕提前返程自己会遗憾。
很抱歉我没有见到您父亲,不知道他具体状况。但我们可以聊几个安宁善终的问题,或许能解决你的纠结。(顺便提醒,咱们的谈话可以录音.....)
1、假如你是你父亲,一个病重的父亲!此刻你需要儿子陪在身边吗?
2、假如你是即将失去丈夫的年迈妈妈,你希望关键时刻儿子在场吗?
3、你就是你,你癌末临终,你希望你的儿子在吗?
4、你还是你,父亲离世,错过临终陪伴,会成为你午夜梦回遗憾吗?
5、你依然是你,你年迈临终,儿子远隔千里前来探病,来前请了三个月的假,你了解儿子去留的纠结,你会给儿子什么建议?你的真实想法又是什么?
6、你还是你,你可以给你7岁的儿子打个电话,告诉他爷爷临终,爸爸留下陪伴还是探病后回美国陪你?
7、假如你是你旁边的同学,你认为你该走?还是该留?
8、人在告别这个世界时,都希望被自己最爱的人紧紧抱在怀里!你是你父亲期待的那个人吗?
9、林先生你是年迈父亲的儿子,也是7岁幼子的爸爸,没有谁比你更了解自己的父亲和你自己!
听着我的问题,林先生头沉的很深,他始终再没有和我眼神的交流;临走,二位深鞠一躬。
“路大夫,谢谢您的问题。”
结束来访,我想说:还是要感谢二位的求助,让我有机会替林老先生代言,通观事件差:儿子的“请假条”是为了工作,而父亲的生命已无法向死神“请假”。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差”值,比如:时差、误差、反差、偏差、落差、相差、交差、出差等等,但是父子情深,切莫因一念之差与父亲生命时区产生“时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