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9日至30日,由中国抗癌协会指导,中国抗癌协会乳腺肿瘤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中青年专家论坛在河北保定圆满落幕。作为乳腺癌诊疗领域的一次学术盛会,本届论坛云集国内肿瘤学界顶尖学者、临床专家及科研精英,共绘乳腺癌防治事业发展蓝图。
自2013年于天津启航以来,该论坛已连续举办十二届,历经西安、瑞金、武汉、遵义、洛阳等城市学术接力,逐步构建起覆盖乳腺癌基础研究、临床转化、多学科诊疗的全链条交流平台,见证并推动着我国乳腺癌防治事业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
会议现场
群贤毕至 共襄盛会
中国抗癌协会王瑛副理事长,中国抗癌协会乳腺肿瘤整合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天津市肿瘤医院刘红教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李靖华院长,河北大学张峰副校长在致辞中共同指出,乳腺癌防治作为全球医学界重点攻关领域,在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创新技术的推动下已取得显著突破,但临床实践仍面临诸多挑战。站在医学变革的桥头,期望中青年专家以本次学术盛会为契机,在整合医学理念的指引下,将多学科协作与全程管理理念深度融入临床实践,以创新为驱动,既积极吸纳国际前沿成果,又充分展现东方医学智慧,为乳腺癌患者生命续航,推动我国乳腺癌防治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抗癌协会名誉理事长、天津市肿瘤研究所所长郝希山院士致辞表示,医学界需要进一步研究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发现新的肿瘤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开发更为精准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辅助临床诊疗,使乳腺癌筛查、诊断、治疗更加智能化、个体化、精准化。
开幕致辞
学术争鸣 共瞻未来
会议首先由中国抗癌协会标准建设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院士带来“中国乳腺癌药物临床研究进展与展望”的主题分享;中国科学院纳米科学卓越中心梁兴杰教授讲解“纳米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应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晁腾飞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徐岭植教授、北京大学洪申达教授分别以“DeepSeek:科研的救赎”“DEEPSEEK:科研的鸡肋”“AI大模型与医学科研”为题,对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发展应用进行阐述;山东省肿瘤医院王永胜教授深入解读“CACA《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规范化操作指南》”;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李南林教授分享“HER2+乳腺癌诊疗新选择”的专题报告。
授课专家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肿瘤整合康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李曼教授讲解“HR+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进展”; 天津市肿瘤医院郝春芳教授介绍“后CDK4/6时代之HR+晚期乳腺癌诊疗策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邵彬教授分享“乳腺癌治愈新生态下的理念革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昕教授带来“ASCO乳腺癌外科局部治疗热点探讨”及“实践见真知,AI治疗后骨和血脂事件的量与行”的主题分享;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谨教授分享“ASCO乳腺癌内科治疗热点探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宋向阳教授分享“2025 ASCO中国原创壁报”;中国抗癌协会个案管理专业委员会段雄秘书长带来了“乳腺癌全程个案管理专项”精彩解读。
授课专家
思维碰撞 智慧交融
会议现场精彩纷呈,除学术汇报外,主会场上还进行了多学诊疗研讨、前沿热点学术辩论、科研设计探讨等环节,中青年专家们立足临床实践,各抒己见,在思维碰撞中涌现出诸多具有指导价值的创新观点。
讨论环节
本次论坛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实践,从技术到AI赋能,为参会者带来了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通过此次论坛,不仅加强了乳腺癌领域专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为我国乳腺癌防治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乳腺癌防治事业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创新,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整合医学新时代,为全球乳腺癌防治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