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王鹏飞
2025年5月24-25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2025CACA肿瘤疾控整合管理大会”。作为一名工作在临床一线医生和肿瘤基础相关领域研究的工作者,亲身参与此次高规格、专业性极强的大会,不仅让我感受到我国肿瘤防治事业的日新月异,也更加坚定了我在本领域深耕发展的信心和使命感。
开幕式在樊代明院士主创的《合之策(II)》朗诵中拉开帷幕,诗意地诠释了医学的技术之精与人文之魂,引发我对整合医学核心理念的深刻共鸣。医学不仅是科学,更是关乎生命、尊严与关怀的艺术。正如大会强调,“仁文重于医技”,这是值得我在临床工作中始终秉持与反思的方向。
樊代明院士在致辞中全面总结了中国抗癌协会近年来在推动学科发展、加强区域协作、促进国际交流、倡导整合理念等方面的系统布局与丰硕成果。特别是“十七大工程”的持续推进,为中国肿瘤防治事业提供了坚实支撑,也为我们一线临床和科研人员明确了目标与方向。
本次大会以“肿瘤防治,赢在整合”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权威专家、学者及政策制定者,共同围绕肿瘤防控、早筛早诊、全周期管理、整合医疗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会议的专业深度、前瞻视野和多维度交流令人受益匪浅,尤其是聚焦如何打通“防—筛—诊—治—康”的全链条,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了系统而可操作的思路。
会上,樊代明院士提出的“肿瘤防治三分之一法则”(1/3可防、1/3可筛、1/3可治),让我对肿瘤防控工作的整体框架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我们不应该只将目光局限于治疗,更应前移关口,从生活方式干预、健康教育、早期筛查等方面着手,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这一理念与我日常工作中不断强调的“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高度契合。
更令我感动的是,这次大会的部分内容登上了央视新闻。这不仅是对会议成果的权威认可,更代表着国家层面对肿瘤防控的高度重视,也让我切身感受到:我们从事的不仅仅是医学技术工作,更是关乎千家万户健康与希望的事业。我国肿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已从十年前的33.3%提升至43.7%。这一数字背后,是无数科研工作者、临床医生、公共卫生专家的集体努力,是多年来国家在肿瘤防控领域持续投入的结果。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深知这个近10%的提升意味着多少个家庭重获希望,多少个病人从“生存”迈向“生活”。
大会最后,中国抗癌协会赵勇秘书长总结指出,“肿瘤防控的核心在整合,整合的核心在协同”。我深以为然。未来的肿瘤防治工作,需要我们突破“科室壁垒”、打破“单点思维”,以多学科协作、多部门联动为支撑,推动临床、科研、预防、康复的深度融合。
这次会议对我而言,不只是一次学术之旅,更是一场思想洗礼。我将在今后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中继续践行“整合防治”理念,不断提升专业水平,为提高我国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命长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