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丝 | 感悟“技高仁大”:2025 CACA华北整合肿瘤学大会

消化系肿瘤整合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 张宇丝

  2025年5月23日~25日,2025CACA华北整合肿瘤学大会在北京举行,我非常有幸参加了此次大会,并且收获良多。“肿瘤防治,赢在整合”,大会秉承整合医学理念,汇聚华北地区乃至全国的抗癌智慧与力量,聚焦肿瘤防控、学科前沿探索、指南建设推广、科普宣教及产学研服务体系建设等多个领域,旨在推动肿瘤学科的多元整合与协同发展。通过学术报告、科普宣传和成果展示等形式,推动肿瘤治疗的多元整合与协同发展。在樊院士创作的“合之策二”中,大会正式拉开帷幕,该作品以古今历史变迁为载体,融入了肿瘤防治“技高仁大”的思想。樊院士在致辞中鼓励大家为国家做实事,在肿瘤防筛诊治康各环节贡献华人力量,其“技精仁厚”的精神,让参会者在获得学术启迪的同时,也经历了一次医者仁心的洗礼。

  在2025CACA华北整合肿瘤学大会的主旨报告环节,诸位专家纷纷登台,将各自团队最新的研究成果以精彩绝伦的方式呈现于众。其中,杨华胜教授秉持着对生命的敬畏之心以及对患者的深切责任感,详述了其课题组历经十余年淬炼而成的临床试验成果。他们的研究聚焦于对化疗疗程的优化,通过做减法,在保障治疗效果的前提下,从安全性、经济性以及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等多个维度为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然而,这条探索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临床试验结果以及接踵而至的质疑声,杨教授凭借顽强的毅力顶住压力,始终牢记“生命大于一切”的信念,最终在儿童高危单眼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化疗方案上提出了创新性的治疗见解,为该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董蒨教授的报告则为我们揭开了虚拟现实技术在肿瘤治疗领域的神秘面纱,让传统手术模式正逐步摆脱二维影像结果的局限,向着三维、精准化、个性化的方向大步迈进。他详细介绍了通过建立虚拟手术训练平台、三维重建云平台等先进手段,如何显著提升患者手术的成功率,同时为年轻医师的培养搭建了极具价值的训练平台,助力他们快速成长。单保恩教授和李卉教授的报告深入剖析了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热点与难点,既展示了其闪光点,也指出了不容乐观的现状。他们提出了免疫功能评估的方法以及改进现有治疗策略的可能方向。这让我深刻认识到,自己所学的免疫学基础知识在挖掘肿瘤免疫治疗新靶点、推动该领域不断前行中肩负着重要使命。

  在随后的CACA华北肿瘤防控大会上,专家们从精准治疗、防控经验介绍、肿瘤治疗生物标志物、环境与肿瘤、放疗后的补充治疗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授。他们详细阐述了精准治疗在肿瘤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分享了各地在肿瘤防控方面的宝贵经验,深入分析了肿瘤治疗生物标志物的识别与应用,探讨了环境因素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联,并对放疗后的补充治疗策略提出了专业建议,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全面且内容丰富的学术盛宴,有助于推动我国肿瘤防控事业的发展。在肿瘤疾控整合管理大会上,各界专家齐聚一堂,共同聚焦“从被动救治到主动健康”这一具有前瞻性与战略意义的主题。会议围绕我国癌症的总体形势进行了深入研讨,分析了当前癌症的发病率、死亡率以及地域分布等多方面的数据,揭示了我国在癌症防控领域面临的严峻挑战。同时,专家们还深入探讨了多样化的防控策略,包括癌症的早期预防、筛查和诊断等关键环节。这些策略不仅仅是医学技术的进步,更是对患者人文关怀的深刻体现,彰显了医学界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关注。此外,早防早筛早诊的推进也凝聚了强大的创新力量,涉及生物标志物的发现、新型筛查技术的应用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癌症预警中的作用。这些创新手段为肿瘤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肿瘤防控体系,推动我国肿瘤防治事业向更高质量、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樊院士言辞恳切地指出,医疗实践中应始终将患者需求置于核心位置,坚决避免为炫耀技术或单纯追求学术成果而开展治疗。真正的医疗艺术在于以“技高仁大”为准则,实现精湛技术与深沉人文关怀的有机融合,让治疗过程既有效又充满温度。身为未来肿瘤防治领域的主力军,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学科发展、肿瘤防治水平的提升以及民众健康的保障,这些重任皆系于我们肩头。这要求我们将个人学术探索与国家整体需求紧密相连,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精心策划并扎实推进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