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与病理生理教研室、消化系肿瘤整合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 周凯翔
2025年5月14日,我有幸与800多万听众线上参与了由中国抗癌协会(CACA)主办的“CACA前沿播(第11期)”直播,聚焦于“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新策略”。本次会议围绕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团队发表于《肿瘤学年鉴》(Annals of Oncology,IF:56.7)的FASCINATE-N研究展开,不仅展示了中国学者在乳腺癌领域的前沿探索,更以“单中心非盲随机对照Ⅱ期临床研究”的创新设计,为全球HER2阳性乳腺癌的精准治疗提供了全新思路。
一、破局之思:从“四药联合”到“精准减负”
HER2阳性乳腺癌因其侵袭性强、预后差的特点,始终是临床治疗的难点。传统新辅助治疗方案以曲妥珠单抗联合帕妥珠单抗、化疗的“四药联合”为核心,虽能显著提升病理完全缓解(pCR)率,但患者需承受化疗带来的骨髓抑制、心脏毒性等多重副作用。如何在保证疗效的同时降低治疗毒性,成为亟待解决的临床难题。
FASCINATE-N研究直击这一痛点,创新性探索了第三代靶向HER2的ADC药物瑞康曲妥珠单抗(SHR-A1811)单药及其联合吡咯替尼方案的潜力。结果显示,瑞康曲妥珠单抗单药组的pCR率达63.2%,与传统四药方案的64.4%无显著差异,且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如乏力、皮疹)发生率更低,患者耐受性显著提升。这一成果不仅验证了ADC药物“高效低毒”的特性,更打破了“疗效与毒性不可兼得”的传统认知,为患者提供了更安全的治疗选择。
二、科学之光:创新设计与转化价值
作为一项单中心、开放标签的Ⅱ期研究,FASCINATE-N的设计体现了“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科研智慧。研究团队通过严格的随机分组和意向性分析,确保数据可靠性;同时,对患者免疫微环境、HER2表达水平等生物标志物的动态监测,为未来精准分层奠定了基础。
会议中,邵志敏教授特别指出:“ADC药物通过‘精准制导’机制,将细胞毒药物定向输送至肿瘤细胞,既避免了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又显著提升了抗肿瘤活性。”这一机制与吡咯替尼(小分子TKI)的协同作用,或将成为克服耐药、延长生存的关键。而樊代明院士在点评中强调:“FASCINATE-N研究是中国抗癌协会‘发大作’‘明大势’战略的生动实践,其成果不仅改写了治疗指南,更彰显了中国学者从‘跟跑’到‘领跑’的科研实力。”
三、未来之问:从研究到实践的跨越
尽管FASCINATE-N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仍需正视其局限性:单中心设计可能限制结果的普适性;长期生存数据尚待随访验证;老年及合并症患者群体的疗效仍需探索。对此,徐兵河院士提出三大方向:
1)优化联合策略:探索ADC药物与免疫治疗、放疗的协同效应;
2)精准分层治疗:基于HER2异质性、肿瘤微环境特征筛选最佳获益人群;
3)真实世界验证:推动多中心Ⅲ期研究,积累更大样本的循证证据。
作为一名医学生,我深刻感受到这项研究对实践的启示:新辅助治疗的目标不仅是缩小肿瘤,更需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远期预后。未来,我们或可借助液体活检、影像组学等技术,实现治疗方案的动态调整,真正迈向“个体化医疗”。
四、结语:以整合医学照亮抗癌之路
本次CACA前沿播再次印证了“整合医学”理念的价值——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从多学科协作到患者全程管理,每一步都需凝聚智慧、打破学科壁垒。FASCINATE-N研究的成功,不仅是中国学者对全球抗癌事业的贡献,更激励我们在“增效减毒”的探索中永不停步。
正如吴炅教授所言:“抗癌事业需要勇气,更需要坚守科学精神的初心。”期待未来更多“中国方案”在国际舞台绽放光芒,让更多患者在这场与疾病的较量中,看到生命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