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精准 泽润生民 | EGFR巡讲第十二场-大咖齐聚 点兵布阵


728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医路精准,泽润生民”——EGFR大咖巡讲第十二场线上学术会议圆满召开!

本次会议分为“开幕式”、“学术分享”、“大咖谈”、“会议总结”四大版块,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石远凯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同时邀请国内多位领域专家围绕EGFR阳性NSCLC精准治疗领域进行学术观点解读和药物研究分享,并就行业内热点、难点等争议性话题进行多学科讨论。截止发稿前,本场直播点击量达4.08万人次。 

 

直播现场

会议集萃

1开幕式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陈骏教授为开幕式致辞,他在致辞中表示,感谢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专业委员会搭建了医路精准,泽润生民”——EGFR大咖巡讲这样的学术交流平台。本次大会将聚焦NSCLC经典突变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关注EGFR-TKI药物如何排兵布阵、EGFR 21-L858R位点治疗等热点与医学同仁展开深入交流,期待借助这一平台与各位共同进步。

2学术分享


闵婕教授: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实现慢病化闵婕教授在报告中指出,近年来,以癌症为代表的4大慢性病死亡率大幅降低,癌症5年生存率比2015年高出3个百分点,尤其是NSCLC
EGFR突变基因的发现为精准治疗奠定基础。通过研究显示:一线给予EGFR-TKI,患者的中位PFS显著优于化疗,为EGFR-TKI一线标准治疗奠定了基础。一代EGFR-TKI的应用开启了EGFR突变NSCLC靶向治疗先河,二代EGFR-TKI达可替尼的问世则显著改善了EGFR阳性NSCLCOS,达到34.1个月,且随着随访时间延长,OS获益更明显。现在,三代TKI奥希替尼较一代EGFR TKI同样具有OS获益。达可替尼序贯奥希替尼的治疗模式更进一步突破了EGFR阳性晚期NSCLC的生存局限,使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生存更长,让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EGFR突变晚期NSCLC的慢病化离不开序贯治疗策略的优化。通过优化全程管理方案 ,终使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离“慢性病”更进一步。

 

刘雨桃教授:从精准化治疗及细分人群角度,看晚期NSCLC的治疗进展及方案选择

 刘雨桃教授通过研究得出达可替尼在亚洲人群和中国人群中生存获益显著,是更适合中国人使用的TKI,并给出两种治疗方案。

EGFR L858R患者  达可替尼在L858R患者中PFS获益优于其他TKI,最高达18.5个月,且是唯一带来L858R突变患者OS获益的TKI,所以L858R突变患者应优选达可替尼治疗。

EGFR 19del患者  达可替尼和奥希替尼均能给19del患者带来生存获益,但应用达可替尼可获得更多序贯机会,更有机会延长生存。

总体来看,对于EGFR+NSCLC的治疗需要进一步细分不同人种、不同位点,以便进行更精准的个体化治疗。

大咖谈

 

本轮大咖谈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陈骏授教担任主持,苏文忠教授、马俊勋教授、温珍平教授以及孙步彤教授担任嘉宾。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几位嘉宾对针目前一代,二代,三代EGFR-TKI药物均已纳入医保或指南推荐的情况下,EGFR突变晚期NSCLC如何进行TKI排兵布阵,治疗中单药、序贯还是联合治疗方案的问题进行了深度研讨,为临床制定更好的治疗方案带来了新的启发和思路。

 

陈军教授:临床大夫如何做科研?陈军教授在报告中汇报了其团队关于阿帕替尼联合EGFR-TKI-线治疗EGFR-TKI治疗后缓慢进展NSCLC的临床研究,并带来肺原发性肉瘤样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呼吸道微生态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的多组学初步研究项目中的经典案例,以上述为例与医学同仁分享如何做科研,如何从小处着手,从临床问题出发,经过临床-实验室-再临床,最后转化为研究成果的过程。陈教授认为,开展临床科研工作需要医生具有足够的耐心,具备始终坚持和积累的恒心和意义以及善于苦中作乐,乐中得趣,趣而知味的心态。

 


丛晓凤教授、熊文激教授:精准case大咖说 

丛晓凤教授和熊文激教授在报告中分享了两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例分析。病例1  患者,男,48岁,肺上叶支气管显示欠清并局部软组织影,左肺上叶、舌叶、右肺下叶部分小叶间隔增厚,考虑癌性淋巴管瘤,双肺转移。颈部彩超提示:左侧颈部45区淋巴结肿大,考虑转移。201912月患者使用达可替尼45mg治疗,20203月肺内病灶缩小,颅内病灶消失。6月再次随访,气管壁恢复正常,左肺上叶团状影基本消失,肺内结节减少。甲沟炎(I级)、眼角炎(I级)和口腔黏膜炎(I级),可耐受。该病例说明二代TKI达可替尼对脑转移患者可能有效。病例2  患者,男,56岁,左肺上叶中心型肺癌,左肺上叶阻塞性炎症及肺不张,伴纵隔及左肺门及双侧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临床诊断肺癌IVB期伴21 L858R突变脑转移骨转移,使用达可替尼45mg每日治疗,截止726日左肺病灶、双侧锁骨上病灶、纵隔淋巴结明显缩小,骨转移病灶增多。综上,达可替尼用于脑转移患者可能有效,安全性可控,但需要大规模数据加以支持。大咖谈

 

本轮大咖谈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燕教授担任主持,李俭杰教授、王玉栋教授、王颖教授以及李玉教授担任嘉宾。基于EGFR 21-L858R位点,达可替尼呈现的单药优势,A+T、凯美纳increase研究表现出优异治疗效果一点,几位嘉宾在王燕教授的主持下对该位点的治疗选择方法进行了交流和探讨,也为EGFR 21-L858R患者的临床治疗选择提供了参考。

3大会总结

 

大会主席石远凯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和点评。他表示非常感谢与会讲者和嘉宾的分享,为我们奉献了一场晚期NSCLC精准治疗领域的学术盛宴,通过今天的交流和探讨,让临床医生对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的个体化精准治疗、药物排兵布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相信对临床实践一定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最后,衷心祝愿“E路精准,泽润生民 ”——2020 EGFR大咖巡讲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