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31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隆重举办之际,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整合护理专业委员会以“CACA指南,我知你知——全程管理,全息发力”为主题,深入贯彻“肿瘤防治,赢在整合”的核心理念,全方位推进肿瘤防治科普行动。专委会立足“防筛诊治康,评扶控护生”十字方针,通过权威科普创作、多维度健康宣教及精准化义诊服务,切实提升公众科学抗癌素养,助力肿瘤早诊早治,推动我国肿瘤全程管理体系的优化升级。
在赵静主任委员的卓越领导下,专委会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科普讲座与义诊活动,实现了全领域联动、全专业协作、全地域覆盖、全人群参与的立体化科普格局,为"健康中国2030"战略蓝图的实现注入了强劲的专业力量。
一、多渠道科普义诊,提升公众防癌意识
全国 29 家委员单位的近300位临床肿瘤专家深入各地,开展了一系列大型义诊宣传活动。在宣传周期间,专委会联合小红书、视频号、抖音等平台构建了全域科普网络,分享百余条科普视频。通过直播讲座、专家访谈、专家面对面解答、宣传海报和手册发放、手艺工作坊等形式。通过“线上科普联动、线下互动宣教、智能系统升级”三维发力,开展甲状腺癌术后全程管理系列公益活动。
本次宣传周活动共发放科普图册1100册,制作科普展板10个,录制影像视频5个,受益公众达55.26万,受益患者2.02万,微信公众号流量达11291人次,电视媒体宣传流量达 51.86 万人次。各委员单位举办了40余场线下科普讲座和10场线上患者交流活动,全方位传播肿瘤防治知识。
二、深入社区与学校,筑牢健康防线
专委会的专家们积极走进社区和学校,将肿瘤防治知识送到群众身边。例如,武汉协和医院逯翀教授带队前往金银湖街恋湖社区,开展“关爱乳甲健康,守护生命之美”主题义诊活动。通过健康科普讲座、互动答疑等形式,专家们系统讲解了疾病预防、症状识别及科学干预策略,推动“防大于治”理念落地。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护团队走进新疆大学,围绕“科学防癌,健康生活”的主题,向高校师生普及健康知识,助力疾病早防早治。通过“义诊筛查+科普宣教”双线并行的模式,为群众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与健康知识。
三、医院门诊义诊,精准服务患者
在医院门诊区域,专家们为就诊患者及家属普及头颈部肿瘤的预防及治疗知识,答疑解惑,倡导科学防癌、健康生活。例如,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的专家们在门诊区域开展“留意颈部肿块”健康科普讲座,讲述颈部肿瘤的预防、自检及术后功能锻炼等知识,并为患者及家属答疑。通过专家咨询、健康宣教、分发宣传资料等形式,活动提升了癌症防控意识,营造了防癌抗癌的良好氛围。
四、创新科普形式,关注患者心理健康
专委会不断创新科普形式,关注患者心理健康。专委会联合北京大学内蒙古肿瘤医院,开展甲状腺癌术后全程管理系列公益活动,通过“线上科普联动、线下互动宣教、智能系统升级”三维发力,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支持。此外,由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心理组组长曹倩护士举办“减压绘画疗愈”心理工作坊,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以积极心态面对疾病。
五、走进机关企业,助力职业人群健康
专委会的专家们还走进机关和企业,为职业人群带来肿瘤防治科普知识。河南省肿瘤医院护理科普团队走进郑州铁路经济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开展"医心向党郑州行,科普义诊进企业"主题的科普活动。江苏省肿瘤医院科普团专家走进南京市玄武区玄武公安局,为公安干警开展“全程管理,全息发力”肿瘤防治科普活动,内容涵盖甲状腺结节分类、超声分级标准等,助力提升防癌意识。武汉协和医院张波教授带队前往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开展健康科普讲座和义诊咨询活动,为职业人群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和健康建议。
六、媒体助力,扩大宣传效果
在宣传周期间,专委会充分利用媒体平台扩大宣传效果。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科主任王旭东在天津电视台百医百顺栏目中讲述头颈部肿瘤及口咽癌的预防和治疗,河南省肿瘤医院张松涛主任在河南广播电视台举办的《名医对话》里讲解了如何守护健康“腺”。通过媒体传播,让更多人了解肿瘤的发病机制、高危因素及预防方法。
七、总结与展望
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整合护理专委会通过一系列活动,成功提升了公众对肿瘤防治的认识,促进了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专家们深入社区、学校、医院、机关和企业,通过科普讲座、义诊咨询、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将肿瘤防治知识送到群众身边。同时,利用新媒体平台和传统媒体的传播优势,扩大了宣传覆盖面,提高了传播效率。未来,专委会将继续秉持“肿瘤防治,赢在整合”的理念,不断创新科普形式,拓展宣传渠道,加强跨区域合作,为更多患者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和健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