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环境肿瘤防治研究学术会议(温州站)暨浙江省抗癌协会环境肿瘤学专业委员会(筹)学术会议召开

5月10日,由中国抗癌协会环境肿瘤学专业委员会、浙江省抗癌协会环境肿瘤学专业委员会(筹)主办,我院协办的2025环境肿瘤防治研究学术会议(温州站)暨浙江省抗癌协会环境肿瘤学专业委员会(筹)学术会议在龙港院区召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郑树森院士,中国抗癌协会环境肿瘤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兰州大学李玉民教授,专委会副主委、北京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朱继业教授,专委会副主委、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院长周文策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焦健姿副总编辑,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陈应泰教授,国家癌症中心肿瘤登记办公室副主任曾红梅教授,浙江省抗癌协会吴扬秘书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吴健教授,我院副院长陈钢、孙维建、罗清,以及百余位学者、医务人员和医学生参会,共同探讨环境肿瘤领域最新进展。


李玉民主委对浙江省抗癌协会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协会工作成果在浙江省内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更为全国范围内的环境肿瘤防治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与借鉴思路。

 

吴扬对环境肿瘤防治事业蓬勃发展寄予厚望。相信在众多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该领域必将实现突破,为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带来新的希望。

 

陈钢表示,本次环境肿瘤学术会议是跨界融合与开放共享的生动实践,构建的跨学科、跨区域研究可为患者提供更高效的诊疗服务。

吴健感谢现场专家学者参与到这场聚焦环境与肿瘤前沿议题的学术会议,期待本次大会能够为环境肿瘤防治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开幕式由我院副院长孙维建主持。

 

随后,会上进行了环境肿瘤防治研究温州共建单位揭牌仪式。

 

在主旨报告环节,郑树森院士以线上方式深入浅出地分享当今肝癌肝移植的最新进展;李玉民主委以环境肿瘤学的发展历程为切入点,围绕环境肿瘤学研究的方法、路线、形式等方面分享发展思考;彭健教授围绕聚焦环境和肠癌的防治融合对环境肿瘤领域进行深度剖析;孙维建介绍了国产器械及机器人的临床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在学术报告环节,来自各大医学院校、生物芯片,公卫卫生流行病学、环境科学等领域13位专家学者基于本次学术会议" 聚焦环境,凝聚智慧, 学科融合,防治肿瘤 " 的核心理念,重点围绕环境致癌物精准检测技术、区域肿瘤流行病学特征、环境暴露组学创新研究、临床诊疗新策略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为参与者呈现了一场学术盛宴。与会人员针对环境肿瘤的临床应用和前景开展深度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