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医科大学 蒋忠怡
脚步碾碎蓝紫色落花时,我望着层层叠叠的蓝花楹,突然想起一个月前在中国抗癌协会APP上初次翻开《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肝癌》的那个午后。当看到屏幕中刺眼的语句——“中国是全球HCC发病人数最多的国家”时,指南里冰冷的死亡率数据,正悄悄在我心里长成一颗想要破土的种子。
一、当医学知识从文字走向图画
备赛初期的挫败感如同机能实验课上总系不好的打结绳。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来表达?角度广、内容繁要怎么做到精简?如何将知识从书本里活起来?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挑战。经过团队无数次的讨论与磨合,我们最终选择使用门槛较低的“可画”制作,并以长图的形式向大众进行科普。结合《病理学》中专业的疾病概念和真实的病变标本、《医学免疫学》和《人体寄生虫学》中与肝癌相关的知识,我们不断精简科普的内容,希望在保持严谨的基础上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图画向大众科普肝癌防治知识;在李翠英老师专业的指导下,我们不断打磨作品以保证内容的科学性、文字的准确性和画面的美观度,希望作品更有吸引力。我们还选用漫画作为科普工具,将图像与文字、图表结合起来讲故事。这些视觉化表达打破专业壁垒,让医学知识不再是“束之高阁的典籍”,而是普罗大众得以窥探的“生命图谱”。图画以直观的力量跨越语言与认知的鸿沟,成为医学科普的利器,也使我在医学科普的道路上抵达新的维度。
二、在交流中看见科普的多样性
比赛评比结束,从一通电话里得知我们的作品有幸得奖并且邀请我参加交流会。由于初入医学科普界,我对于经验分享之事没有底气。但在老师和队友的鼓励下,内心忐忑的我接下了这份任务。我开始着手准备作品的创作心得,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作品的不足。带着我的感悟和问题如期参加了交流会。这场交流会远比我想象的要精彩,不是枯燥乏味的文字汇报,而是妙趣横生的精彩路演;不是简易敷衍的模板作品,而是独具匠心的实物成果;不是华而不实的夸夸其谈,而是干货满满的经验分享......在交流会的舞台上,多元魅力如星河璀璨。参赛者们各展所长,有人将晦涩难懂的病理知识改编成朗朗上口的医学快板,让慢性病防治要点随着节奏深入人心;有人化身“人体探秘导游”,借助视频动画讲解人体解剖结构,将抽象的医学知识变得具象可感;还有人将真实病例改编为剧本,以短剧演绎的形式,引导观众掌握科学规范的健康管理方法。从传统的图文并茂展板,到新颖的医学科普互动情景剧;从温情的医患故事讲述,到生动的医学文章解读,不同风格、形式的医学科普作品在此交汇,不仅展现出医学知识传播的丰富维度,更加深了我对医学科普创新的感悟,为我将来的医学科普之路点亮了前行的灯塔。
三、从实践经验迈向科普新征程
“孤雁难越千里云,群雁齐飞可破苍穹;一人如同一簇微光,在漫漫长夜里容易摇曳熄灭,而众人汇聚的力量恰似星河璀璨,能照亮整片黑暗”。医学知识体系不分家,科普之路需要更多的跨学科交流,将学术知识整合输出;医学的初心,从来都不该只停留在实验室和病房,我们应当呼吁更多的医学人才践行科普使命,将科学的健康知识播撒在每一片需要的土地上。作为医学生,我们手中不仅捧着厚重的医学书籍,更要读懂另一本无形的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搭建与非医学专业人士沟通的桥梁、用共情的温度融化公众对疾病的恐惧。
如今再打开指南,那些曾让我头疼的专业术语,仿佛都变成了跳动的音符,奏唱着医学科普的赞歌。这场比赛教会我的,不仅是如何把指南变成通俗易懂的文字和生动有趣的图画,更让我懂得:当医学理论挣脱教科书的桎梏,浸润于百姓生活的柴米油盐,冰冷的专业知识便化作抚慰人心的温热;身为医者,我们自当成为引路者,以所学为阳、科普为光,驱散病痛的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