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至20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重症整合护理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黑龙江省抗癌协会、黑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重症专业委员会、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承办的“2025CACA肿瘤重症整合学术大会”在哈尔滨隆重召开。
大会首日,四大专题Workshop同步开展,为与会者提供“沉浸式”学习平台。肿瘤重症机械通气Workshop聚焦呼吸支持技术的精细化操作;肿瘤重症超声Workshop通过案例模拟,解析超声在重症监测中的关键作用;肿瘤重症CRRT Workshop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个体化应用策略;肿瘤重症医学专委会会场从政策与学科建设角度,规划未来研究方向。
19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群力院区执行主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重症专委会第三届主任委员、本次大会主席王常松教授致开幕辞。王常松教授在致辞中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围绕“深耕破局”主题展开阐述。他指出,医疗行业的突破发展需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充分运用AI与大数据技术,实现临床诊疗的精准化与智能化;要聚焦医学科研前沿,集中力量攻克疑难病症诊疗的技术壁垒。唯有以深耕的姿态,方能打破行业发展瓶颈,为全民健康事业筑牢坚实根基。
哈尔滨医科大学前副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第四届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重症专委会第一届主任委员于凯江教授向与会专家致辞并作“AI在重症医学中的应用”的报告。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重症专委会第二届主任委员、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重症监护科主任王东浩教授向与会专家致辞并作“快速反应队伍在肿瘤专科医院急危重症救治中的作用”的报告。
本次会议积极响应“关于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和“健康中国2030”的国家总体布局,积极推进肿瘤重症临床研究,特别邀请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韩艺教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东浩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邢学忠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王宏志教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朱彪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何新荣教授、湖北省肿瘤医院张莉教授、安徽省立医院张琳琳教授、河南省肿瘤医院周东民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胡振杰教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蒋正英教授、郑州市肿瘤医院重症医学科王道协教授等专家进行特邀大会报告,分别就快速反应队伍在肿瘤专科医院急危重症救治中的作用、如何实施肿瘤重症患者的限时治疗、DOACs在肿瘤相关VTE防治中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与实践挑战、肿瘤治疗相关肝损伤、放射回忆性肺炎的鉴别、激素难治性心肌炎的新进展、肿瘤患者的免疫营养、CAR-T治疗后相关神经毒性反应、如何在肿瘤医院内防止肿瘤相关AKI、肿瘤重症患者能量供给、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神经毒性反应等方面介绍了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会议内容精彩纷呈,赢得参会专家广泛赞誉。
特邀专家做学术报告
肿瘤重症整合护理学术分会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王磊护士长主持,大会执行主席、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重症整合护理专委会主任委员、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陈蕾、黑龙江省护理学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护理学会肿瘤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护理部主任李惠艳致欢迎辞。来自全国三十余家肿瘤护理专家就血流感染与床旁快速检测、重症护理超声的应用、终末期肿瘤重症患者的伦理决策困境及应对、护理科研的临床转化实践等议题展开充分交流,现场互动踊跃,反响热烈。
在肿瘤营养及优秀论文交流会场中,来自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等6所高校的20余名青年学者进行学术报告和科研交流,会议现场互动热烈,气氛活跃。
在肿瘤重症科普展示环节中,来自汝阳县人民医院、安徽省肿瘤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广东省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等8支参赛队伍,通过短剧表演等方式,为大家呈现了精彩纷呈、生动有趣的专业知识科普,引发现场观众的广泛共鸣。
本次会议恰逢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会议响应“科学防癌,健康生活”的号召,在肿瘤重症专业领域深耕细作、破局创新,围绕肿瘤重症患者的临床管理展开深入研讨,内容涵盖重症医学、肿瘤学、感染控制、营养支持、重症护理等多个领域,实现了多学科理念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提升了公众防癌抗癌意识,推动了肿瘤防治知识普及,在肿瘤重症领域的科研创新和临床实践方面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