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凡实力 精英汇聚 | 2020肺癌精英SHOW 齐心协力 守得云开



7月30日下午,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专业委员会主办的“肺凡实力 未来可柒”——肺癌精英SHOW圆满结束,截止发稿前,本次直播观看量为3.13万人次。

 

会议分为“开幕致辞”、“大咖分享”、“大会总结”等环节,本次大赛特邀河南省肿瘤医院马智勇教授担任大会主席,齐聚国内多位肺癌领域精英,共同解读钻石突变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领域经典研究、分享临床诊疗真实案例、探讨行业热点难点,展现风采。


直播现场

赛事集锦

1开幕式


开幕式中,大会主席河南省肿瘤医院马智勇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感谢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专业委员会主办的“肺凡实力,未来可柒”——2020肺癌精英SHOW活动,给临床医生带来了更多的学术交流机会,共同探索研究肺癌的精准治疗,在相互交流和学习中共同进步,也给患者带来了更优的治疗选择。期望每一位嘉宾都能畅所欲言,为推动肺癌精准治疗的进程建言献策,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2大咖分享

大咖分享环节汇聚了国内多位肺癌领域的精英,共计三个板块,每个板块由思辨见证先锋秀+真情见证患者故事秀+点评讨论组成,从理论研究、实践案例、以及专家观点等多个角度对EGFR、ALK阳性NSCLC诊疗中的难点、热点、焦点依次展开分享和探讨,引发思考与启迪。

 

第一环节


思辨见证-先锋秀

白莉教授:EGFR阳性NSCLC19Delvs 21 L858R治疗策略

白莉教授在报告中指出,19Del和21L858R是NSCLC中最常见的EGFR突变类型,由于不同的生物学特点和临床特征,以及对TKI的敏感性不同,两者被认为是不同的疾病,相比而言19Del患者的预后更好。

对于19 Del患者,达可替尼与奥希替尼均较一代TKI显著延长PFS,分别使疾病进展风险降低45%和57%。21L858R突变患者中,对比一代TKI,达可替尼唯一在PFS和OS均有显著获益。研究显示19 Ddel突变患者在一、二代EGFR-TKI治疗后,较21L858R更容易发生T790M耐药突变,后续序贯三代TKI机会更高,“2+3”模式有望进一步延长OS。

 

真情见证-患者故事秀

唐春兰教授:ARCHER 1050西南医院中心结果及病例分享

唐春兰教授在报告中指出,达可替尼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皮肤和粘膜,3、4级不良反应可以通过剂量调整大大降低,整体安全性良好。另外,达克替尼对于脑转移具有预防作用,对于基线有脑转移的患者也有不错的疗效。总体来看,达可替尼或可为中国晚期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提供更佳的治疗选择。

大会主席马智勇教授的引导下,陆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白莉教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南医院唐春兰教授以及东莞市人民医院江冠铭教授作为讨论嘉宾就本环节的学术报告内容及临床实践案例进行了深度的讨论和交流。

 

第二环节


思辨见证-先锋秀

金时教授:从耐药机制看ALK TKI的治疗优化策略

一代ALK TKI s   耐药机制:①药理学耐药;②一代ALK-TKI的生物学耐药机制,主要以为G1269A/FF1174X/L1196M等突变为主,G1202R突变少见;其他包括ALK 扩增。策略优化:①序贯后代ALK-TKIs,有效解决一代ALK TKI不同类型耐药问题,如药理学耐药、二次突变、扩增的问题;②耐药后序贯后代ALK TKIs循证学证据多,且序贯比例高,ORR高,TTF延长,OS显著延长。

二代ALK TKIs   耐药机制:①二代ALK-TKIs的生物学耐药机制主要以G1202R突变为主,②其他包括脱靶耐药、MET扩增增加;③二代ALK TKIs的WT耐药细胞对Lorlatinib不敏感。策略优化:①二代ALK TKIs upfront治疗ALK+NSCLC带来PFS是否转化OS,尚未成熟;②二代ALK TKIs耐药序贯二代或化疗,结果不理想(ORR/PFS);③免疫治疗ALK+NSCLC的疗效尚待进一步研究验证,四代ALK抑制剂并未体现出克服耐药的确切疗效。

 

真情见证-患者故事秀

江冠铭教授:ALK阳性NSCLC综合治疗病例汇报江冠铭教授在报告中分享了一例54岁女性左肺周围型肺癌合并左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诊疗经过。2014年1月24日,行气管全麻下行左侧开胸左上肺舌段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2014年4月26日,开始服用克唑替尼250mg BID,10月后出现脑转移。2015年3月6日至3月17日给予全脑放疗,2016年2月因肾囊肿停用克唑替尼,同年6月继续克唑替尼治疗。2017年5月因再次进展改用Alectinib 600mg BID至今,呕吐、头痛、性格改变等症状明显好转,且耐受性良好。

 

在大会主席马智勇教授的引导下,南阳市中心医院马慧利教授、河南省肿瘤医院马淑香教授就ALK阳性NSCLC综合治疗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例如,ALK阳性NSCLC的最佳用药顺序,现有TKI如何排兵布阵,如何做好全程管理等。此外还对手术在晚期肺癌治疗中的价值等问题进行了观点交流。

第三环节

 

思辨见证-先锋秀

马慧利教授:NSCLC新辅助治疗进展马慧利教授在报告中指出,早期可手术NSCLC的新辅助免疫治疗已经取得初步的进展,研究显示,免疫联合化疗MPR高达83%。早期可手术NSCLC的免疫治疗中,免疫联合化疗的治疗模式可能更优。同时,虽然术后免疫治疗维持多长还尚未可知,但新辅助免疫治疗可优于辅助免疫治疗术前1~4个周期。此外,MPR能否转化为OS获益仍需研究观察,而ct DNA则可作为预后指标。


真情见证-患者故事秀

马淑香教授:ALK阳性晚期肺癌患者病例分享

马淑香教授在病历报告中分享了一例37岁女性患者,诊断为原发性左肺腺癌伴纵隔淋巴结、双肺、脑转移 cT4N3M1 IV期 EGFR野生型、ALK融合蛋白阳性,并伴有脑转移瘤术后。2015年12月11日行“开颅显微切除术”2016年1月至同年3月行AP方案(培美曲赛+奈达铂)化疗4程,疗效评价为PD。同年4月开始给予“克唑替尼 250mg BID”靶向治疗至今。

 

本环节中,大会主席马智勇教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南医院唐春兰教授从耐药机制的角度出发,围绕ALK TKI的治疗优化策略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

3大会总结

大会主席马智勇教授为本次大会进行总结,他表示在每一位讲者的精心准备下,在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让我们在本次精彩的学术活动中受益良多。衷心感谢每一位与会嘉宾。七载耕耘,满载收获,在每一次分享和观点碰撞中,期望“肺凡实力,未来可柒”——2020肺癌精英Show线上活动走向尾声、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