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同行护幼苗 科普义诊筑健康
中国抗癌协会儿童肿瘤整合护理委员会科研工作组开展肿瘤防治周系列活动
2025年4月15日至22日,在第31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中国抗癌协会儿童肿瘤整合护理委员会科研工作组联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血液肿瘤专科,开展了主题为"医路同行护幼苗"的肿瘤防治周系列活动。本次活动创新采用"社区义诊+病区科普"的双轨服务模式,将专业医疗资源下沉至基层社区,同时为住院患儿家庭提供精准科普指导,以实际行动践行“健康中国2030”战略。
第一部分:健康义诊进社区
4月15日下午14时,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6名专家组成的医疗团队,为社区儿童带来全方位的健康服务。义诊现场,专家们耐心细致地为每位儿童进行体格检查,重点关注常见儿童肿瘤的早期症状识别。活动现场还设置了血压、血糖免费检测点,医务人员为每位儿童测量和记录健康数据,对异常指标给予专业建议。医护人员手持最新版的为传播“预防先行”的健康理念,活动还设立了健康咨询台,解答家长关于儿童生长发育、疫苗接种等方面的疑问,使用《儿童肿瘤早期症状识别手册》向家长讲解肿瘤预防知识,并现场演示居家自检的“七步触诊法”技巧,获得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第二部分:病区科普护安康
4月22日下午15时,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血液肿瘤病区大厅,一场主题为“粒细胞缺乏感染预防”的科普公休会吸引了众多患儿家属参与。周雪贞主任在开场致辞中表示,作为中国抗癌协会儿童肿瘤整合护理委员会的重要成员单位,医院始终秉持"全程管理、全息发力"的儿童肿瘤防治理念。病区护士长唐冬燕用生动的案例向家属们强调:“在血液肿瘤治疗过程中,粒细胞缺乏是威胁患儿生命安全的关键阶段。一粒粒细胞就是一道生命防线,规范化的感染预防可使感染率显著降低。”
主管护理师余润婷通过图文并茂的PPT演示,系统讲解了粒细胞缺乏期的全方位防护策略,重点介绍了中国抗癌协会推荐的“三区两通道”家庭消毒方案。为了让家属更好地掌握护理技能,医护人员现场搭建了模拟病房,专业演示“七步洗手法”和“导管护理标准化流程”的每一个细节。在互动环节,家属们踊跃参与实操练习,医护人员手把手指导,及时纠正日常护理中的误区。活动还创新性地建立了医患沟通微信群,为出院患儿家庭提供持续的远程专业指导,真正实现了“医院-家庭”的无缝衔接。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医护人员专业细致的讲解和示范赢得阵阵掌声。许多家长表示,这样的科普活动既实用又暖心,让他们掌握了科学的居家护理方法,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中国抗癌协会儿童肿瘤整合护理委员会科研工作组周雪贞组长表示,未来将继续创新服务模式,让更多家庭受益于专业规范的肿瘤防治知识,为儿童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