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晚上,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专业委员会主办的“肺凡实力 未来可柒”——肺癌精英SHOW(江苏赛区)圆满结束,截止发稿前,本次直播观看量为2.32万人次。2020肺癌精英Show系列活动覆盖了全国31个省份,预计将有400位专家参与,组成108支代表队,参与27场MDT展示,我们期待您全程关注,下期再见!
直播现场
赛事集锦
1、大会主席致辞
大会主席江苏省肿瘤医院沈波教授在致辞中表示,精准医学时代的到来延长了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如何将肺癌诊疗精准再精准,将肺癌变成慢性病,需要各位同仁倾心努力。本次会议聚焦肺癌慢病化管理的探索之路与发展进程,进一步研讨序贯治疗带来的获益,为患者创造新的可能。
大会主席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季枚教授在致辞中表示,非常高兴参加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专业委员会主办的“肺凡实力,未来可柒”——2020年肺癌精英SHOW活动,本次会议内容将分为“DA开眼界”和“赛领序贯”两个环节。
2、DA开眼界
ARCHER1050研究全面解读
谷伟教授在报告中指出,ARCHER 1050研究是一项Ⅲ期、随机、开放性研究,纳入452例患者,其中包括231例中国大陆患者,旨在评估达可替尼能否作为晚期EGFR突变阳性NSCLC患者一线治疗的新选择。
ARCHER 1050研究结果的陆续发表和更新,不断给肺癌治疗带来新的惊喜,2017年ASCO和Lancet Oncol同步发表ARCHER 1050主要结果(PFS等);2018年ASCO和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同步发表ARCHER 1050 OS结果,WCLC发表达可替尼剂量调整对安全性及疗效的影响;2019年ESMO Asia发表ARCHER1050 OS更新结果及亚洲亚组分析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与一代TKI相比,达可替尼可显著延长PFS,其中,中国患者的PFS可长达18.4个月,且PFS获益转化为OS获益,并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OS获益会更加明显。此外,达可替尼是唯一在亚洲亚组有OS获益的TKI,在不同EGFR突变患者中PFS和OS均有获益,且调整剂量不影响疗效。另外,达可替尼治疗组的脑转移患者人数更少。因此,达可替尼序贯三代TKI方案可以让患者获得更长的OS。
EGFR突变晚期NSCLC离“慢性病”还有多远
吕镗烽教授在报告中指出,肺癌作为最常见的一种癌症,人们在不断致力于将其作为“慢性病”进行管理;靶向和免疫药物的出现使晚期NSCLC "慢病化”成为可能。
EGFR TKI成为EGFR突变NSCLC的一线治疗标准。一代EGFR TKI的应用开启EGFR突变NSCLC靶向治疗先河,但与化疗相比未见OS获益且中位OS未超过30个月;二代EGFR TKI达可替尼治疗的EGFR+NSCLC OS达34.1个月,且随访时间越长,OS获益更明显。达可替尼治疗的多个亚组也都有OS获益,包括亚洲人群、Del亚组、21-L858R亚组、减量至30/15mg亚组;三代EGFR TKI奥希替尼较一代EGFR TKI具有OS获益。达可替尼和奥希替尼的应用突破了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的生存局限,使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生存达到3年左右。EGFR突变晚期NSCLC的慢病化管理离不开序贯治疗策略的优化。通过优化全程管理方案(如2+3 ) ,可使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离“慢性病”更进一步。大咖说(问题讨论)
在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季枚教授的主持下,大咖谈环节正式开启。来自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韩淑华教授和南京市第一医院方苏榕教授作为大咖谈的讨论嘉宾,三位教授对以下问题进行探讨:
在EGFR突变NSCLC研究探索中,达可替尼首次带来OS获益,在中国人群中,研究者评估PFS达18.4个月。2020年CSCO增加达可替尼一线治疗EGFR突变I级推荐IA类证据,同时第17届中国肺癌高峰论坛专家共识对于21-L858R突变,优先推荐达可替尼,针对当前EGFR-TKI三代同堂的局面,请从疗效方面谈谈,晚期EGFR敏感突变NSCLC应如何排兵布阵?
3、赛领序贯
溯本求源,赛领序贯——从耐药机制看ALK TKIs的治疗策略优化
韩亮教授在报告中指出,ALK TKIs原发性耐药机制未明,获得性耐药机制分为药理学和生物学耐药,最常见的生物学耐药机制是ALK激酶域二次突变。一代ALK TKI耐药机制既有药理学耐药(PKfailure)又有生物学耐药,生物学耐药主要以G1269A/FF1174X/L1196M等突变为主,G1202R突变少见;其他包括ALK扩增。可通过序贯后代ALK-TKIs优化治疗方案,序贯后代ALK TKIs循证学证据多,且序贯比例高,ORR高,TTF延长,OS显著延长(达7年以上),可有效解决一代ALK TKI不同类型耐药问题。
二代ALK TKIs的生物学耐药机制主要以G1202R突变为主,其他包括脱靶耐药、MET扩增增加。G1202R突变的患者序贯二代ALK TKI并无法解决主要问题,序贯Lorlatinib可有效应对,但对于未检测出耐药突变(WT型)的患者,Lorlatinib治疗有效率<30%。
靶向精准 ROS1首选
韩高华教授在报告中指出,ROS1阳性是NSCLC的独特亚型,研究显示中国人群ROS1阳性率为2.59%,ROS1阳性NSCLC存在多种融合类型。
克唑替尼是目前唯一经NMPA批准用于ROS1阳性NSCLC的靶向药物。PROFILE1001研究新结果:克唑替尼治疗ROS1阳性NSCLC患者,中位PFS达19.3个月,目前中位OS达51.4个月。克唑替尼起始治疗中国ROS1阳性晚期NSCLC患者中位PFS达18.4个月,优于培美曲塞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克唑替尼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可管理。权威指南推荐ROS1阳性晚期NSCLC一线首选克唑替尼。
NCCN指南推荐:ROS1应与EGFR、ALK同步检测。
诊疗经验分享1
许文景教授在报告中分享了一例晚期NSCLC患者的诊疗体会。
患者,女,39岁,主因“咳嗽伴胸闷、气喘半月”于2017年4月10日就诊,临床诊断为右肺腺癌并心包腔、胸膜腔转移Ⅳ期,肺栓塞,PS评分2-3分。2017年4月14日盲吃易瑞沙近20天,无效进展;2017年5月经肺穿刺确诊肺腺癌Ⅳ期,基因检测ALK融合突变,5月18日开始服用ALK抑制剂克唑替尼靶向治疗,患者症状逐步改善,胸水、心包积液明显减少,顺利拔除引流管。7月份胸部CT显示原发灶减少,2019年4月复查,原发灶基本消失。最后一次是2020年6月复查,病情稳定。至今PFS大于37个月
诊疗经验分享2
张梅玲教授在报告中分享了一例克唑替尼治疗ALK融合病例。
患者,女,30岁,于2014年12月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时有恶心呕吐,2015年3月患者症状加重,诊断为右肺癌伴右肺癌性淋巴管炎,纵隔及右肺门淋巴结转移。3月26日予“培美曲塞+卡铂”化疗,FISH检测提示ALK基因发生断裂,3月31日开始口服克唑替尼250mg bid。5月1日化疗第二周期,继续克唑替尼靶向治疗。2周期后患者咳嗽咳痰、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走路不稳症状消失,右肺门肿块缩小,纵隔及右肺门淋巴结转移较前缩小,大部分转移灶较前缩小。6月12日开始3-6周期化疗联合克唑替尼。6周期后复查CT显示右上肺肿瘤、纵隔及右肺门淋巴结转移,较前稍有缩小。2015年10月至今维持治疗,病情稳定。一线PFS已经超过65个月。
大咖谈(问题讨论)
在江苏省肿瘤医院沈波教授的主持下,大咖谈环节正式开启。来自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戴春华教授和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李士猛教授作为大咖谈的讨论嘉宾,三位教授对以下问题进行探讨:
赛可瑞在中国已上市七年,随着2020年ASCO拉开序幕,Alex研究数据更新,克唑替尼一线治疗ALK阳性NSCLC患者5年生存率达75%,再次验证真实世界克唑替尼7年OS,在目前已有证据下,请谈谈ALK阳性一线如何选择能给患者带来长生存?
从化疗时代-靶向时代-免疫时代,越来越多的驱动基因被发现,相对应的治疗手段不断更新迭代,明确驱动基因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请您谈谈对于ALK、ROS1、MET等少见突变同步送检的看法。
5、大会主席总结点评
大会主席江苏省肿瘤医院沈波教授和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季枚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点评,两位教授表示,希望未来肺癌治疗更规范、精准和个体化,以指南为纲,同时结合临床实际,从患者角度出发。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本次比赛得以圆满结束。衷心感谢各位讲者的精彩参与和分享,也衷心祝愿“肺凡实力 未来可柒——2020肺癌精英SHOW”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