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凡实力 未来可柒 | 2020肺癌精英SHOW广东赛区尽显非凡风采


6月28日下午,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专业委员会主办的“肺凡实力 未来可柒”——肺癌精英SHOW(广东赛区)圆满结束,截止发稿前,本次直播观看量为2.06万人次。2020肺癌精英Show系列活动覆盖了全国31个省份,预计将有400位专家参与,组成108支代表队,参与27场MDT展示,我们期待您全程关注,下期再见! 


直播现场

赛事集锦

1大会主席致辞

开幕式环节,大会主席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承志教授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周明教授介绍了本次比赛的流程。随后,两位大会主席为本次会议致辞。


大会主席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承志教授在致辞中表示,随着精准医学时代的到来,为中国肺癌患者带来新的曙光。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越来越长,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如何将肺癌诊疗精准再精准,将肺癌变成慢性病,需要各位同仁倾心努力。本次会议将围绕肺癌精细化诊疗的话题,聚焦肺癌慢病化管理的探索之路与发展进程,进一步研讨序贯治疗带来的获益,为患者创造新的可能。


大会主席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周明教授在致辞中表示: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专业委员会主办的“肺凡实力,未来可柒”——2020年肺癌精英SHOW广东赛区赛事内容将分为“七年见证”和“先锋DA人”两个环节。

2领域见证


非小细胞肺癌MET异常 

汪斌超教授在报告中指出,由于MET基因异常的形式复杂,一直无法确定哪种形式的异常具有驱动性,目前发现MET外显子14突变和MET高水平扩增有较强的驱动性。

1904年首次发现MET突变基因,2020年3月25日,替泊替尼在日本获批应用于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这是全球首个获批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c-MET选择性抑制剂。随后,陆续出现其他抑制剂。2020年ASCO年会,陆舜教授报道中国原创MET抑制剂沃利替尼治疗METExon14+的PSC或其他NSCLC患者的研究。2020年5月29日,我国自主研发的MET靶向药沃利替尼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递交上市申请并获受理。

目前小分子MET抑制剂有TYPE I型MET抑制剂(克唑替尼、Capmatinib、Ensartinib、沃利替尼和Tepotinib)、TYPE II型MET抑制剂(AMG 458、卡博替尼、Foretinib、Merestinib和Glesatinib)和TYPE III型MET抑制剂(ARQ 197)

3七年见证


中国学者探索ALK、ROS1真实世界之路

张亚雷教授在报告中指出,自2013年克唑替尼在中国上市,促进了中国肺癌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慢病化管理进程,并取得了瞩目成就。

ALK+NSCLC患者中,RCT研究显示克唑替尼PFS显著优于化疗,中国真实世界研究显示克唑替尼比RCT有更长的PFS;对这部分患者,即使发生脑转移依然获益;ALK+NSCLC疾病进展后继续克唑替尼治疗持续获益,联合局部治疗mPFS/mOS延长;ALK+伴EGFR/伴c-MET过表达+NSCLC患者也可从克唑替尼治疗中获益。中国学者真实世界研究还表明:相比PFS,治疗时间TD更适合作为克唑替尼治疗的评估终点。

ROS1+NSCLC患者中,克唑替尼mPFS显著优于化疗;在不同融合类型的ROS1+NSCLC患者中 PFS无显著差异;ROS1+NSCLC进展后可继续克唑替尼方案,联合局部治疗可延长mPFS。克唑替尼在亚洲人群中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5%,显著低于多种族人群。

肺癌少见突变/m

方文峰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免疫治疗有明显驱动基因的患者疗效总体欠佳,NCCN推荐的罕见靶点靶向治疗进展包括BRAF、NTRK1、c-MET、RET、EGFR Exon 20插入和HER2。BRAF突变主要集中在第11和第15外显子,BRAF抑制剂可治疗BRAF突变型NSCLC;NTRK1融合基因是肺癌肺腺癌驱动基因之一,治疗应一线使用一代TRK抑制剂,耐药后再考虑二线TRK抑制剂;RET通过RET融合和RET突变两种机制激活,LOXO-292用于伴CNS转移的RET融合阳性NSCLC患者具有显著的颅内抗肿瘤活性,Prasetinib治疗RET融合的晚期NSCLC患者可快速取得有效且持久的临床活性;对于EGFR 20外显子NSCLC患者,泊齐替尼、TAK-788、奥希替尼和阿法替尼可能均有效,目前还在临床试验中;HER2活化突变在肺癌中的发生率为2%,泊齐替尼、吡咯替尼治疗HER2外显子20突变NSCLC正在II期试验中,DS-8201a治疗HER2突变的NSCLC患者ORR可达88%。2/3的非鳞非小细胞肺癌能找到明确的驱动基因,未来还需努力探索更多的靶点并开发出相应的靶向药物。

病例分享


刘剑教授在报告中分享了一例复杂的AECOPD病例,患者,男,66岁,因“反复咳嗽、咯痰30余年,气促20余年,加重1周”入院。该患者为AECOPD+肿瘤基础继发感染,使用抗生素、高流量氧疗仪辅助通气、尼可刹米静注和胸腺肽皮下注射提高免疫力。因曲霉菌感染,撤除ICS吸入。2019年7月30日,改用比阿培南和拜复乐,患者气促症状较前好转。后又停用高流量氧疗仪改用双水平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2019年8月17日出院,患者气促明显好转,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指尖血氧饱和度波动96%-99%。

2019年11月10日复诊,患者可以保持一定范围的室外活动,咳嗽、咯痰很少。肿瘤指标持续下降。继续抗曲霉菌治疗疗程坚持6个月,复查CT。2020年1月8日B超定位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右中肺)镜下符合肺浸润性印戒细胞腺癌,(右下肺)镜下符合肺浸润性粘液腺癌,局灶呈印戒样,小灶见微乳头状腺癌。肺癌靶向基因检测:ALK阳性(EML4-ALK基因重排)。2020年1月20日使用克唑替尼 250mg每天。茚达特罗+格隆溴铵干粉吸入剂每天1吸。

该病例带来的启示:反复急性加重的COPD患者常规抗感染及解痉平喘治疗无效或者欠佳时应注意真菌感染尤其曲霉菌感染可能,同时注意患者免疫功能状态,免疫低下或免疫缺陷患者,曲霉菌感染风险明显增加。COPD患者合并肺癌的风险远高于普通人群,常规抗感染治疗吸收不明显病灶应高度警惕肿瘤!


一例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NSCLC患者治疗经过

康世均教授在报告中分享了一例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NSCLC患者治疗过程。患者,女,62岁,2018年1月27日入院,诊断为左上肺腺癌(cT4N3M1c IVB期),纵膈继发性恶性肿瘤,心脏继发性恶性肿瘤,多发淋巴结转移,肾上腺转移,脾转移瘤,全身多发骨转移。2018年2月6日开始口服克唑替尼250mg BID治疗。2018年3月5日,胸部CT显示:左肺上叶近肺门区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2.1cm*1.9cm,肺部原发灶疗效PR;心包积液明显减少;咳嗽症状消失。服用克唑替尼2月余,因患者不耐受胃肠道反应,减量至250mg QD服用。口服克唑替尼17个月后出现脑转移,行“放疗+克唑替尼”治疗,2019年8月2日开始行全脑放射治疗,8月4日至13日反复癫痫发作,予对症治疗,期间继续口服克唑替尼250mg QD,8月29日完成全脑放疗。2019年10月因患者出现肺衰竭症状,于当地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4先锋DA人


多润泽®一线治疗EGFR突变NSCLC:强效起始,全面获益

洪少东教授在报告中指出,达可替尼的适应症是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19 号外显子缺失突变或21 号外显子 L858R置换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

与第一代EGFR TKI结合并阻止EGFR同源二聚化不同,达可替尼是一种泛HER (EGFR/HER1、HER2和HER4)抑制剂,可选择性、不可逆性与其HER家族受体靶点结合,提供长效抑制作用。

ARCHER1050研究显示达可替尼显著延长PFS,且中国患者PFS长达18.4个月,PFS获益转化为OS获益(OS延长7.1个月,P=0.0155),且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OS获益更加明显。与吉非替尼组相比,达可替尼组发生脑转移的患者人数少。达可替尼是唯一在亚洲亚组有OS获益的TKI (OS延长8.6个月,P=0.0457)。


病例分享: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20外显子插入突变

谢绚教授在报告中分享了一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20外显子插入突变病例。患者,女,75岁,体检发现右下肺结节1周入院。2018年7月18日,CT引导下右下肺结节穿刺活检,诊断为右下肺腺癌 T2N2M1b IVb期。

一线治疗使用培美曲塞+顺铂,4程化疗后疗效最佳疗效评价SD。培美曲塞单药维持治疗3程后,双肺结节明显增多,疗效评价PD。2019年8月因疾病进展行局部放疗作为二线治疗;三线治疗使用卡瑞丽珠单抗免疫治疗2程,双肺结节增多,肿瘤增大,胸水增多,患者气促症状加重PS2分,疗效评价PD。9月开始使用达可替尼30mg QD治疗,1个月后双肺结节减少,肿瘤缩小,胸水减少。患者气促症状好转。PS1分,疗效评价SD。10月份达可替尼改为45mg,双肺结节进一步减少,肿瘤缩小,胸水进一步减少,患者症状进一步好转,疗效评价PR。继续使用达可替尼45mg QD治疗到2020年3月份,双肺结节进一步减少,肿瘤缩小,胸水进一步减少,患者症状进一步好转,疗效评价PR。

5大会主席总结点评


大会主席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承志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周明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点评。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本次比赛得以圆满结束。衷心感谢各位选手的精彩参与和分享,也衷心祝愿“肺凡实力 未来可柒——2020肺癌精英SHOW”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