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专业委员会主办的“肺凡实力 未来可柒”——肺癌精英SHOW(浙江赛区)之见证实录,柒望无限满结束,截止发稿前,本次直播观看量为3.11万人次。2020肺癌精英SHOW系列活动覆盖了全国31个省份,预计将有400位专家参与,组成108支代表队,参与27场MDT展示,我们期待您的全程关注!
直播现场
大会主席致辞
开幕式环节,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余新民教授为大会致辞,并对本次的与会嘉宾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余新民教授在致辞中表示,非常高兴主持“肺凡实力,未来可柒”——2020肺癌精英SHOW系列活动,本活动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专业委员会主办,活动主题聚焦肺癌靶向治疗,学术内容丰富,相信每一位与会听众都将收获满满。
赛事集锦
本次赛事共分为“柒望无限”和“见证实录”两个环节,大会主席金华市中心医院朱丹教授担任本环节主持人。在朱丹教授的主持下,与会讲者围绕“柒望无限”和“见证实录”两个主题进行学术分享。
柒望无限
金莹教授:NSCLC中ALK/ROS1的精准检测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金莹教授在报告中指出,个体化靶向治疗大大延长了晚期NSCLC患者OS, ALK基因融合是肺腺癌的一个独特分子亚群,ROS1阳性是ALK基因融合NSCLC的独特分子亚型。应用克唑替尼治疗ALK/ROS1阳性NSCLC可使患者显著生存获益,2020 NCCN指南推荐:ROS1阳性晚期NSCLC一线首选克唑替尼。CSCO肺癌指南2019:治疗前进行分子检测,根据分子分型指导治疗。
徐浩教授:NSCLC免疫新辅助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徐浩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NSCLC新辅助治疗现状,分析了NSCLC免疫新辅助治疗的发展历程,分享了最新研究,并对SCLC免疫新辅助治疗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见证实录
杨燕教授: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长生存案例分享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杨燕教授在报告中分享了一例ALK阳性IVA期左肺腺癌患者的临床案例,患者至今总生存已达44个月余,目前仍在治疗中。并以此开展了思考,首先,对于ALK阳性,肿瘤负荷高的,身体情况好的患者,联合治疗是否可行?比如联合化疗,抗血管治疗等。其次,NGS技术进行全基因组分析并发现耐药机制,探索更加清晰可控的后续治疗方案。最后,对于ALK阳性NSCLC的OS,未来更多的药物及临床研究结果所带来的OS是值得期待的。
盛琳教授:一例术后ALK阳性肺腺癌治疗病例分享
金华市中心医院盛琳教授在报告中分享了一例IIIa期肺癌,患者行右上肺癌根治术+右下肺楔形切除术,术后一线治疗给予PC方案(培美曲塞+卡铂)化疗3次,二线治疗时开始使用克唑替尼。目前患者肿瘤标志物浓度较低,肺部病灶稳定,胸腔积液未增多,但是水肿明显。患者下肢不对称性水肿考虑淋巴水肿,引起淋巴水肿原因及下一步治疗方案还需进一步讨论。
林晨教授:一例ALK阳性肺腺癌治疗的病例报告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林晨教授在报告中分享了一例左肺黏液腺癌伴纵隔淋巴结、肺内、胸膜转移的ALK阳性NSCLC病例,患者一线治疗时选择GP 方案,二线治疗给予PEM 方案,三线治疗选用克唑替尼至今。目前克唑替尼治疗的PFS>6年,毒副作用可控。
病例讨论
在大会主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丁礼仁教授的主持引导下,余新民教授、朱丹教授以及今天两大板块的讲者纷纷围绕学术议题内容及临床真实案例的诊疗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大会主席总结
大会主席余新民教授、朱丹教授、丁礼仁教授对本次大会的内容进行了总结,他们表示,每一位选手准备的都非常充分,学术内容也十分精彩,临床案例也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建议在临床归纳总结病例时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直观的展示病例诊疗中的关键内容,重点应更加突出。实际工作中要注重多学科诊疗,并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以期为患者选择最优的治疗方案。最后,感谢每一位听众对本次大会的关注,期望每一位选手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