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地联动开展立体化科普,共筑全程管理新生态

2025415-21日,在第31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整合护理专委会以"CACA指南,我知你知——全程管理,全息发力"为主题,广州、崇左、上海、贵州、武汉四地委员单位联合,通过"院士发声+多场景实践+患者赋能"的创新模式,开展系列科普活动。

一、权威科普引领,全程管理落地

鼻咽癌整合护理专委会在冯惠霞主委的带领下与鼻咽癌专委会密切合作,联合策划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院士权威发声引爆关注,线下多维科普赋能全程管理。

1. 央视专题节目,院士科普强音
41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鼻咽癌专委会主任委员马骏教授亮相央视《生活圈》栏目,以保卫鼻咽 守护要道为主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鼻咽癌的早期信号、高危因素及科学防治策略,覆盖全国观众,反响热烈。

2. 线下科普讲堂,多维知识赋能
同日,专委会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州)举办线下活动,聚焦鼻咽癌----全周期管理:

· 早筛早诊:陈林博士强调早期筛查对提升治愈率的关键作用

· 治疗护理:郭姗姗副主任医师介绍放化疗不良反应管理,王聪专科护士指导放疗后功能锻炼

·  营养支持:史可夫专科护士分享肿瘤患者饮食调理方案,助力患者科学康复。

二、委员单位联动:特色活动助力科普全覆盖

1.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护理实践与人文关怀并重

· 黔灵山公园大型义诊:李媛媛秘书长带队宣讲鼻咽癌防治知识,发放科普手册

· 功能锻炼与美食疗法416日,陈国焱副主委开展鼻咽癌放疗护理科普并进行了现场护理问题答疑,带领患者进行“鼻咽癌康复功能操”训练,指导功能锻炼方法和要点,还分享了2道美食做法,将科普宣教活动推向高潮。

 · 患者叙事分享417日下午,头颈肿瘤科邀请鼻咽癌康复患者分享抗癌经历,通过患者的现身说法,让病区患者直观的看见和感受到鼻咽癌从患病-治疗-康复的生理、心理承受经历,其间的饮食、心理、治疗副反应的自我护理要点,通过患者间的叙事交流重燃治疗信心及防护心得,提升了患者的治疗信心和依从性。医护团队也通过倾听、共情与患者建立信任联结。

2.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多平台直播辐射全国

· 线上科普直播:王孝深主任、张君莉护士长开展“鼻咽癌早发现、放疗护理全知道”科普活动,吸引37万余人次观看

· 线下公益服务张君莉护士长还组织了线下活动,包括放疗科住院病人的科普知识宣传、提供免费肿瘤科普书籍,推动防筛诊治康全程管理理念落地

3.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趣味活动营造积极抗癌氛围

· 多学科联合义诊李铮副主任赴仙桃多学科联合大型义诊

· 癌痛管理短剧安宁疗护专科护士王亚兰给大家分享了由我科自导自演的短剧《穿越之我在霸总剧里当护士---癌痛篇》,以“无痛人生”为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 趣味运动会肿瘤专科护士杜津和糖尿病专科组员刘哲莲围绕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组织开展“趣味运动会,全民动起来”的活动,积极调动住院患者的情绪,放松身心,营造和谐友爱的氛围。

4. 崇左市人民医院:聚焦女性健康与基层宣教

· 乳腺癌指南科普与疗愈之旅心理团体辅导与科普宣传相结合,开展第三期 “暖心之旅——以爱之名”活动。结合CACA指南解读乳腺癌免疫治疗,强化患者早筛意识

· 优化科普形式:针对农村地区推广通俗化内容,计划通过短视频扩大覆盖

三、总结展望:深化全程管理,共筑抗癌防线

本次宣传周活动通过权威媒体发声+医院实地宣教+患者互动体验的立体模式,将鼻咽癌防治知识渗透至公众生活。未来,鼻咽癌整合护理专委会将继续依托CACA指南,联合各地委员单位:

1. 强化区域协作:深化基层肿瘤防治网络建设,推动优质资源下沉;

2. 创新科普形式:开发短视频、互动游戏等更接地气的传播载体;

3. 提升患者服务:完善全周期管理模式,从治疗延伸至康复与生活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