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童”行,携手向未来—— 中国抗癌协会儿童肿瘤整合护理专委会开展肿瘤防治宣传周科普活动

健康“童”行携手向未来——

中国抗癌协会儿童肿瘤整合护理专委会开展肿瘤防治宣传周科普活动

 

在美好的四月,第31届肿瘤防治周如期而至。中国抗癌协会儿童肿瘤整合护理专业委员会携手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童血液科,于4月21日下午举办了一场以“健康‘儿童’”行,携手向未来——儿童血液肿瘤防治行动”为主题的线下科普活动,旨在提高儿童和家长对肿瘤防治相关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增强他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活动伊始,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讲座《如何读懂孩子的血常规报告单》吸引了众多家长和小朋友的积极参与。温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研究生陈聪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案例,详细解读了血常规报告单中的各项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帮助家长们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提供了有力的知识支撑。讲座结束后,儿童血液科王闰平护士长热情地为在场患儿和家长进行了解答和互动,针对家长们提出的关于血常规报告单的各种疑问,进行了耐心、专业、细致的解答,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接着,儿童血液科主管护师陈迎秋为白血病患儿家长系统讲解了白血病早期症状识别与家庭护理要点,并为家长提供了家庭护理的实用建议,如注意孩子的身体变化、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安排作息等。她鼓励家长“要充满信心地打好这场健康保卫战”。林笑霞护师则为肿瘤儿童和家长带来了生动的“抗肿瘤食材DIY”课程,还根据我国膳食指南中的平衡膳食宝塔,讲解了如何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确保营养均衡。两位护士结合临床案例,将复杂医学知识转化为生活化的实操建议,助力家庭掌握肿瘤防治主动权。

讲座结束后,精彩纷呈的互动环节正式拉开帷幕。医护志愿者将儿童医疗游戏辅导融入各个互动环节。 “坏细胞抓捕行动” 中,患儿手持磁力鱼竿,将代表不良生活习惯的卡片一一钓出。该游戏以趣味的形式传递健康生活理念,让小朋友和家长在寓教于乐中学习到肿瘤防治的初步知识,深刻认识到不良生活习惯对健康的潜在危害,从而增强主动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的意识。

 

“好好洗手” 环节则重点向小朋友传授了正确的七步洗手法。小朋友在志愿者的带领下认知地学习掌握正确的洗手方式。手卫生是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防线,这一环节的设置有助于培养小朋友的卫生习惯,对降低感染风险、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造血工厂” 环节,孩子们有机会亲手体验血液的组成过程。黄色液体、红珠子、白珠子、黄珠子分别代替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在试管中进行配置。通过这个游戏,小朋友在满足了好奇心和探索欲之外,对血液的构成有了更直观、深刻的认识。

 

活动现场,还特别设置了 “送出祝福吧” 环节。小朋友们和家长们纷纷拿起彩笔,在卡片上为住院的血液肿瘤患儿绘制出充满爱与希望的祝福画面。还有小朋友们为患儿们录祝福视频,“希望小朋友们早日康复,和我们一起快乐长大!”这一温馨的举动不仅传递了社会的关爱与温暖,也为患儿们带来了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在与病魔抗争的过程中感受到来自社会大家庭的力量,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随着活动接近尾声,患儿们凭借在各个环节取得的小红花,领取了精心准备的礼物。这些礼物不仅是对他们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和努力付出的肯定,更是对他们学习和践行健康知识的一种激励。

 

此次活动的举办,得到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大力支持,同时,医护人员、志愿者以及小朋友和家长们的积极参与,共同为活动的成功举办贡献了力量。通过这次肿瘤防治宣传周科普活动,不仅向大众普及了肿瘤防治知识,特别是儿童血液肿瘤相关知识,提高了人们对肿瘤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的重视程度,也在全社会营造了关爱儿童健康的良好氛围。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人关注肿瘤防治领域,共同努力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为健康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摄影:吴晓楠  作者:陈聪 王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