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娟 | 肿瘤防控 赢在整合——参加2025CACA西南肿瘤防控大会有感

渝北区人民医院肿瘤防治办 吴秀娟

  我参加了2025CACA西南肿瘤防控大会,让我深刻感受到区域肿瘤防治工作的新方向与新挑战。大会围绕“整合创新·智慧防控”主题,从技术革新、体系构建到智慧医疗应用,为基层单位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实践经验。

  上午议程中,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颖教授提出的“头颈恶性肿瘤整合放疗路径优化”让我意识到,基层医院在放疗技术应用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目前我院放疗设备利用率不足,与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的结合也较为薄弱。而四川省肿瘤医院陈梅华教授展示的“抗癌技术矩阵”则启发我们:应当将早筛、精准诊疗和康复管理形成完整链条,尤其需要加强与上级医院的多学科协作。这让我联想到我院可尝试建立远程会诊机制,并重点培养掌握放疗、介入等核心技术的骨干团队。

  下午的议程让我对肿瘤防控工作的创新实践和区域协作有了更深的认识。下午议程在重庆市卫生健康委领导的致辞中拉开序幕。领导强调的“技术规范化、防控精准化”,为基层工作定下基调,尤其是提出“要将筛查技术下沉到社区”,让我联想到我院尚未完善的社区早筛网络,后续需要加强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合作。紧接着人民卫生出版社常帆老师对《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技术规范》的编写历程介绍,解答了我过去工作中的困惑。新书发布环节更是让我意识到,权威技术规范的落地是提升基层诊疗质量的关键抓手。

  在颁奖环节中,重庆市先进集体与个人的实践经验让我深受启发。尤其是了解到多个区县通过“医保-筛查联动机制”提高居民参与率的案例后,我迫切想在返岗后推动类似模式,通过医保政策倾斜激活辖区筛查积极性。随后,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分享的“DeepSeek大模型智慧医院建设方案”令人耳目一新。未来我们计划借鉴其架构,在系统中嵌入自动预警功能,例如对复诊延迟患者自动推送提醒,对高复发风险病例优先分配医疗资源,这将极大提升我院的服务效率。

  压轴环节中,医渡科技李林峰工程师关于“大模型在智慧医疗中的应用实践”的演讲,让全场看到AI技术落地的可能性。他演示的AI辅助临床决策系统,在基层场景中能精准识别早期癌症影像特征,这与我的“早癌风险预测们程”目标一致。癌关口前移”。

  这场下午的会议如同一次“精准滴灌”,既有宏观政策引领,又有微观技术指导。作为基层肿瘤防治工作者,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将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结合,将区域实践与跨域协作联动,才能真正织牢癌症防控网。未来我们将重点推进三项工作:一是依托《技术规范》完善筛查标准流程;二是加快智慧医疗平台建设,引入AI辅助工具;三是深化与贵州、自贡等地的经验互鉴,共建区域性防控协作网络。这场大会点燃的不仅是思路,更是基层医务者的行动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