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医院精神科 刘凌波
今天有幸参加了2025CACA西南整合肿瘤学大会的大会开幕式和主旨报告,虽然并非肿瘤学科相关的医务人员但仍然感触颇深。
首先,本次大会与一般的大会不同,一开始就有开场表演,表演以舞蹈伴随着朗诵,让人感到眼前一亮,同时也感受到中国抗癌协会对人文和理念的重视。值得一提的是朗诵的内容是樊代明院士所著的《合之策》,其内容字字珠玑,句句风雅,铿锵有力,有文化有底蕴。《合之策》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这句话就是“局部整体,兼顾为先,局部为重,整体需全”。后面樊院士在致辞发言中也强调了类似的一句话,即“整体大于局部之和”。
为什么我会特别关注这句话呢?因为在心理学的各个流派中,有一个叫格式塔流派也持有同样的主张,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句话的意思是,心理学领域认为只研究单个行为或者单一心理现象并不能替代整体视角,甚至整体并不是单一部分的叠加,而有可能是一个综合新产物。在我理解的临床医学中,采取分类和分部位的治疗方式是为了更精准、全面的治疗与恢复,由此不同科室的医生在实际的工作中也累积了各自的专长。但肿瘤治疗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于癌细胞会扩散,并且相关的治疗手段有可能会伤害某些正常细胞,所以肿瘤治疗特别要考虑其复发性和病人治疗前后的综合生活质量的保障。比如,在浙江省肿瘤医院张陈平教授分享的颌骨重建治疗案例中,不仅需要切除癌变的颌面骨骼,还要考虑术后病人的颌面重建,来恢复其美观性和功能性。这意味着医生不仅要治疗癌症还要保证病人日后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整体观就体现在这些治疗方案中。
同时,我感到大会内容非常丰富,一个上午就听了十几个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科肿瘤学专家教授分享的关于治疗和技术方面的新进展,尽管每个教授都只有10分钟的分享时间,但分享内容非常丰富、涵盖领域非常全面。作为一个对肿瘤学了解不多的人来看,最让我兴奋的是全癌标志物的研究成果。一般大众的观点中,肿瘤的难治性在于早期难以发现,而一旦发现就已经是中后期了,中后期的癌症治疗几乎就是跟死神赛跑。全癌标志物的推广和研究意义在于早发现就可以早治疗,并且于文强教授分享中有提到现在已经申请了相关专利并且预测性良好,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人得益于此类研究。
在我看来,癌症是一个确诊后就会带来恐惧、焦虑和绝望感的疾病,心理学的一个终极议题就是关于死亡焦虑,所有人都难以避免死亡,但现代医学和其发展让无数人得以提高生活质量并延长寿命。今天的会议开幕式让我看到了来自于人类群体的力量,感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奉献与拼搏,虽然当中有千辛万苦、虽然其中有无数人前赴后继的努力,但是人类从来都不会轻言放弃。再次感恩现代医学,感恩无数专家学者对此的奉献与付出,也很开心有机会去见证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