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佳琴 | 全程守护 智慧赋能——参加CACA整合全程个案管理发展研讨会学习心得体会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管佳琴

  作为一名临床护士长,我有幸参与了本次“CACA整合全程个案管理发展研讨会暨数智化整合全程个案管理师研修班”。此次学习不仅让我对肿瘤患者的全程管理有了更系统的认知,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多学科协作与数智化技术融合对提升医疗质量的深远意义。以下结合研修班所学内容,谈谈我的收获与思考。

  一、全程个案管理的核心: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学科协作

  本次研修班中,龚慧护士关于“消化专病全程管理模式”的实践分享,诠释了多学科协作在肿瘤全程管理中的核心价值。她提出,全程个案管理师应作为“枢纽”,串联肿瘤科、营养科、心理科等多领域专家,形成从筛查、治疗到随访的闭环管理链条。这一模式不仅呼应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整合型医疗服务”的战略导向,更为学科协同机制建设提供了可落地的范本。

  此外,李琦教授和王春晖教授分别从临床策略和药学管理角度,强调了全程管理中细节把控的重要性。尤其是药师参与用药监管的案例,让我意识到护士在患者教育中的角色需进一步延伸,需进一步加强与药师的合作,通过联合查房、制定个性化用药提醒表等方式,减少患者因药物依从性不足导致的疗效波动。

  二、数智化赋能:提升管理效率与精准度

  段雄秘书长关于“数智化整合全程管理”的分享,为我打开了新的视野。AI技术可实时分析患者数据,预警潜在风险,并为个案管理师提供决策支持。这给我一些启示:一是引入智能化随访系统,通过AI自动推送复诊提醒和健康指导;二是搭建多学科共享的患者数据库,实现诊疗信息实时更新与调取。这些举措不仅能减轻护士的行政负担,还可让团队更专注于个性化照护。

  三、践行与展望:从学习到行动的转化

  此次研修班不仅是一次知识更新,更是一次实践动员。我深刻认识到,护士不仅是临床管理者,更应是变革的推动者。未来,我将从三方面着手:一、强化跨学科合作,打破科室壁垒;二、积极拥抱数智化工具,提升管理效能;三、推动标准化建设,为患者提供同质化服务。

  “以患者为中心”绝非一句口号,而是需要体系化、精准化的行动支撑。本次学习让我更加坚定了深耕全程个案管理的决心。相信通过团队的努力与创新,我们能够为肿瘤患者架起一座从治疗到康复的“守护之桥”,真正实现医疗服务的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