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蒋娟
2025年4月7日,我很荣幸在线参与了由中国抗癌协会领衔主办的《CACA前沿播》第七期“Lancet:肺癌免疫治疗2.0时代”线上论坛。本次盛会樊代明院士、吴开春教授,以及肺癌治疗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吴一龙教授、王洁教授等齐聚云端,共同聚焦周彩存教授研究团队于2025年3月8日发表在《Lancet》上的重磅研究成果。这场高屋建瓴的学术研讨,不仅充分展现了中国自主研发的双靶点抗体类药物的卓越潜力,更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在肺癌研究领域原创实力和学术影响力的蓬勃崛起。
与会专家周斐教授、熊安稳教授、李伟教授、周彩存教授四位专家深入浅出地解读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创新药物——靶向PD-L1和VGFR的双特异性抗体依沃西单抗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Ⅲ期临床试验中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果,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前瞻性的展望。数据显示,与帕博利珠单抗相比,依沃西单抗将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延长至11.1个月(对照组5.8个月),其疗效与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相当。值得注意的是,依沃西单抗在PD-L1肿瘤比例评分 (TPS) 为1-49%的患者和PD-L1 TPS ≥ 50%的患者中均显示出显著获益。这一结果打破了传统免疫治疗对高PD-L1表达患者疗效更佳的认知,预示着依沃西单抗可能惠及更广泛的患者群体。同时,依沃西单抗在鳞状和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均显示出可控的安全性。
在深入探讨创新药物的同时,与会专家吴一龙教授、张力教授、杨帆教授、钟文昭教授也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格局进行了宏观的梳理。精准医学的理念被再次强调,针对驱动基因改变和非驱动基因改变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已成为共识。虽然肺癌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高免疫原性肿瘤,但免疫治疗的引入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存预后,将五年生存率提升了20%,彰显了其在肺癌治疗中的重要价值。
本次论坛不仅展现了中国学者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持续产出高质量研究的能力,更标志着我国在肺癌研究领域正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依沃西单抗的优异临床数据为全球肺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中国方案”。
通过本次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中国原研药物的创新潜力,也对肺癌免疫治疗的发展前景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像依沃西单抗这样的中国创新药物走向世界,为全球患者带来福音。站在新的起点,中国医药创新必将面临更大挑战,但也将创造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