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防癌护健康 暖心义诊惠民生 ——中国抗癌协会成功在深举办肿瘤防治宣传周义诊活动

       2025年4月15日至21日是我国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本届活动以“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为主题,旨在倡导全民提升癌症防治意识,践行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宣传周的重要活动之一,4月19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胃肠外科联合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委会、中国抗癌协会结直肠肿瘤整合康复专委会,在医院门诊大厅举办了大型公益义诊活动。活动通过权威专家问诊、健康知识科普、个性化诊疗建议等形式,为市民提供“零距离”健康服务,传递科学防癌理念,收获了广泛好评。 

权威专家齐聚 为胃肠健康保驾护航 

    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胃癌等消化道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为响应国家“健康中国2030”行动号召,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胃肠外科精心策划了本次义诊活动,集结了包括科室主任陈瑛罡、副主任医师孙鹏、资深护理团队在内的多名专家,为市民提供免费咨询、风险评估、早期筛查建议及术后康复指导等服务。活动还特别邀请了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委会委员、国内知名胃肠肿瘤专家陈瑛罡教授现场坐诊,为患者答疑解惑。


    义诊现场,专家团队通过“一对一”面诊,耐心倾听患者病史,结合检查报告和生活习惯,为每位患者制定个体化健康管理方案。针对高危人群,专家们重点讲解了早期筛查的必要性,并建议通过胃肠镜、肿瘤标志物检测等手段实现“早发现、早治疗”;对于术后患者,团队则从饮食调理、运动康复、心理支持等多维度提供科学指导。 

科普传递温情 细节彰显关怀

    除了专业的诊疗服务,活动还特别设置了健康科普专区。胃肠外科医护团队精心设计了图文并茂的《抗癌知识科普手册》,内容涵盖“消化道肿瘤早期信号”“防癌饮食指南”“术后营养管理”等实用知识,现场发放200余份,不少市民驻足翻阅,表示“内容通俗易懂,对家庭健康管理很有帮助”。  

    活动当天恰逢深圳雨季前夕,考虑到市民出行需求,医院特别定制了印有“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主题标语的公益雨伞作为纪念品,既传递了健康理念,又为市民送上一份暖心关怀。一位冒雨前来的市民李女士感慨:“没想到义诊活动这么贴心,不仅学到了防癌知识,还收到一把实用的雨伞,真正感受到了医院的用心。” 

患者跨越山海 医者仁心无界 

       尽管活动当天阴雨绵绵,但市民参与热情高涨。据统计,共有20余名患者及家属到场咨询,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78岁,最小的仅26岁。令人动容的是,一位来自宝安区的张先生清晨7点便驱车出发,辗转近两小时专程赶来。“我在网上看到王海涛教授会来义诊,这个机会太难得了!”张先生表示,自己父亲曾因胃癌接受手术,术后康复中遇到不少困惑,这次能与权威专家面对面交流,心中的疑虑终于得到了解答。  

    类似的故事在义诊现场频频上演。一位年轻白领因长期饮食不规律出现胃部隐痛,经专家初步评估后,被建议尽快进行胃肠镜检查,避免了潜在风险;另一位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则在护理团队的指导下,调整了康复计划,重拾生活信心。 


科学防癌 从“知”到“行” 

   “许多消化道肿瘤在早期并无明显症状,但通过科学的筛查手段,完全可以在癌前病变阶段进行干预。”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整合专委会委员、本次义诊活动负责人陈瑛罡主任强调,“防癌并非口号,而是需要落实到日常行动中。除了定期体检,市民还需注意饮食结构均衡、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从生活细节中筑牢健康防线。”  

    活动现场,专家们还针对“外卖饮食与胃癌风险”“久坐办公与肠癌关联”等热点话题进行科普讲解,呼吁公众关注生活方式与癌症的密切关系。不少市民主动扫码关注医院公众号,表示要将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家人朋友,共同践行健康生活。 


 以公益践行使命 以行动守护健康 

    作为国家肿瘤防治体系的重要力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始终秉承“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的理念,连续多年开展肿瘤防治宣传周系列活动。胃肠外科主任陈瑛罡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联合各级医疗单位和社会组织,推动肿瘤防治知识普及,提升基层诊疗水平,让更多患者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

    此次义诊活动不仅是一次医患之间的温暖对话,更是一场科学防癌理念的生动实践。通过专业诊疗与人文关怀的结合,医院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健康中国”的深刻内涵,为提升全民癌症防治意识、推动肿瘤早诊早治事业注入新动力。  

    防癌之路,任重道远;健康中国,你我同行。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胃肠外科 孙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