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妮平 | CACA前沿播的六期内容回顾与启发

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 秦妮平

  CACA前沿播开讲六期,内容涵盖了多个肿瘤研究领域的突破性进展。第一期讲了突破性研究“静脉注射溶瘤病毒治疗难治性癌症”。第二期是关于经肛腔镜直肠癌根治术(taTME)的高级别证据展开,深入探讨了“经肛腔镜外科的建立与发展”。第三期系统性评估了“鼻咽癌诱导化疗后缩小体积放疗”对比传统放疗的优势。第四期证实了节拍化疗与内分泌治疗的协调作用,为晚期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更精准、更高效的治疗策略,推动了乳腺癌治疗模式的变革。第五期是关于舒格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研究。第六期研究探索了合成微生物在精准靶向和高效杀伤肿瘤方面的潜能,揭示了微生物治疗肿瘤的核心机制。

  尽管这六期内容涉及不同的研究领域,采用了多种方法,但仍然体现出一些共性的规律:

  1. 治疗从单一维度向多维度转变。传统的肿瘤治疗模式,多数集中在单一的治疗方法上,比如化疗、放疗或单纯的免疫治疗。而现在,研究越来越强调在时间、顺序和多维度的组合优化上。例如,鼻咽癌的诱导化疗后再进行放疗,或者卡培他滨化疗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的联合使用,这些都代表了治疗的多层次、多角度调控,而不仅仅是依靠单一手段。

  2. 精准分层。现在很多研究开始注重对患者人群的精准分层,如舒格利单抗研究基于PD-L1表达水平筛选适应人群,确保治疗的精准性和高效性。精准的人群分层这也是樊院士多次在公开场合的呼吁,同一个癌肿,患者不同,比如年龄、性别、饮食习惯、人体自然力等的不同,治疗效果也会不同,治疗方法一定要是基于这种相对精准的人群分层,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疗效,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

  3. 微生物与肿瘤免疫治疗的结合。第六期关于合成细菌治疗肿瘤的研究揭示了肿瘤治疗的另一个方向---微生物与肿瘤免疫治疗的结合,尤其是微生物与宿主的互动对肿瘤免疫治疗的影响。肠道菌群的变化被证明与癌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微生物治疗的研究与免疫治疗的结合将为肿瘤防治的突破。

  4. 整合医学观深入治疗。现代医学的突破往往依赖于多学科的整合诊治,外科与影像学、化疗与免疫治疗、节拍化疗与内分泌治疗等的结合,均展现出整合治疗的优势,并且越来越突出整合医学的三间医疗观念,治疗的空间层次、治疗的时间顺序、患者的个体特征、社会心理因素、环境影响。未来的医学突破将更多地聚焦于构建时空动态调控的治疗生态系统构建,即如何在特定的时间点、特定的顺序下使用治疗手段,使疗效最大化,同时减少对身体的伤害。